從戰斗開始,周大虎就沒有發出過聲音,他不是不想發出聲音,實在是不能。
誰面對著一齊砍向自己的三四把刀,都發不出聲音來。
可現在,周大虎感覺混身都是力量。
力量用在了刀上,一刀,兩斷。
斷得是周大虎面前韃子的脖子。
一顆頭顱被砍飛了數尺高。
如噴泉般的血點灑落下來。
震撼得不僅是韃子們,還有混子們。
原本殺韃子,依舊還是這么簡單。
混子們被周大虎的一刀所激勵,爆發出吶喊聲,沖向敵人。
榜樣的力量都無窮的。
這個時候,混子們已經雙眼冒光。
他們覺得手中的刀太礙事,沖著韃子擲出。
他們覺得他們應該有自己的打法。
于是他們和身撲上。
哪怕被身前的韃子一刀捅穿了肚子,他們依舊一口咬住韃子的脖頸。
這才是他們該有的打法,這是他們的強項。
當一個混子,一口撕下韃子脖頸上的一塊肉,發出如野獸般地嘶吼聲時。
伴隨他吼聲的,是韃子的哀呼。
人善被人欺,馬善被人騎。
混子們最擅長的就是以惡制惡,以狠制狠。
韃子后軍,終于松動了,他們開始倒退。
后軍倒退,方向是對著吳爭方向。
可吳爭率軍正在突擊。
被夾在中間的韃子,清楚地感受到身邊的人越來越多,空間越來越少,直到連抬手轉身都做不到。
屋頂上消極怠工的衛所弓弩手們發現了這一點,開始起身反擊。
局勢在慢慢地改變。
人心開始聚攏,每個人都看到了勝利的希望。
不知道從何時起,不知道轉折點何時發生。
但所有人都自覺地參與了。
這不是哪個人或者哪部分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
而是所有人不約而同的雄起。
勝利的天平從這一刻開始向明軍傾斜。
但真正成為壓垮韃子的最后一根稻草,是小安子的那三百精壯。
人需要表率,這勿容置疑。
當看到有人逃跑,你會想,他能逃,我為什么不能逃?
當看到所有人都前赴后繼地去死,你會想,他們敢死,我怎么能逃跑?
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。
不用小安子招呼,精壯們開始違令。
小安子坐觀其成。
他早就想違令了,可他不敢。
在他心目中,他生是吳家人,死是吳家鬼。
吳爭的命令他不敢違抗,哪怕是明知是錯的,亦不敢違抗。
在小安子看來,忠誠在于盲從。
如果自己有了自己的思想,那就是背叛。
雖然明知現在三百人的坐觀,是錯誤的,但他不能下令出擊。
出擊就是背叛。
但這不影響他的士兵背叛,精壯一涌而出的時候,小安子總算吁了一口氣。
這樣,少爺總怪不到自己頭上了吧?
三百精壯是生力軍。
他們的加入,使得吳爭所部的士氣再次大振。
戰場上,許多時候,看的不是單兵技能有多高,憑得是氣勢,那種殺一個夠本,殺兩個賺一個的氣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