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鄭氏兄弟確實沒有預料到,一向被他們看不起的農民軍余部,在與明軍聯手共同抵抗清軍時,發揮出了超常的戰斗力。
他們在江西戰場生生擋住了南下的十萬清軍。
形勢一片大好,不甘心蹉跎度日的隆武帝終于決心御駕親征,以擺脫鄭氏兄弟的操縱。
他還針對當時局勢,提出了一個大戰略。
戰略核心就是自己御駕親征,進入明清雙方激烈爭奪的江西地區,西連湖南何騰蛟,東控福建鄭芝龍,背靠廣東,控制全局。
如在江西得手,則利用浙東紹興府兵力牽制清軍后方,然后令何騰蛟部出湖北,東下長江,席卷江南。
瞧瞧,確實厲害,也確實可行。
問題是,朱聿鍵指揮得動哪個?
可他卻沉浸于自我臆想之中,慷慨激昂地于去年年底離開福州,十日后到達建寧,開始準備西進贛州。
老臣黃道周當時勸諫朱聿鍵不可親征,他眼見鄭氏家族按兵不動,軍隊諸部怯懦觀望,已過花甲之年的黃道周力諫無效之后,只能另出一策,那就是向慶泰朝求援。
而這個諫言,被朱聿鍵采納,在朱聿鍵看來,慶泰朝無論誰當家,那都是他的侄孫輩,甚至玄孫輩(按宗譜,朱聿鍵是弘光帝的祖輩),令慶泰朝來援,乃他們本份。
可憐朱聿鍵御駕親征,還真真是親征。
隨他西進的不足萬人。
這些人人,還不是鄭氏兄弟劃撥的正軍。
而是黃道周等人散盡家財,湊了二萬兩銀子所募,其中還有不少是當地義民加入。
黃道周與朱聿鍵泣別之時,朱聿鍵無任何可贈之物,僅給了黃道周一張空白的委任狀。
在朱聿鍵看來,他的詔命到處,必將是臣民頂禮膜拜,無有不從。
可其實,那就是一張廢紙,不用說在應天府了,哪怕在福建,也沒有人把它當回事。
黃道周再三叮囑朱聿鍵:“與其坐而待亡,不如君臣共出一拼。我為大臣,當先皇帝而行,以為人臣表率。然陛下此去,萬不可操之過急,待老臣求得援軍之后,再聯手與建虜一戰。”
可朱聿鍵此時早已血脈賁脹,滿腦子的就是圣駕所至,所向披靡,收復失地,重興大明。
哪會真的去在意黃道周的諫言?
但,真的可以如此輕易戰勝清軍嗎?
顯然是不可能的,鄭氏兄弟連反對都懶得反對了,僅用了一招,即制住朱聿鍵!
那就是,斷兵、斷糧!
適時,正是多鐸率兵南下設防杭州、杭州清軍增援江西,江西戰場的局勢瞬間扭轉,明軍與農民軍聯軍轉眼間潰敗。
還未入贛的朱聿鍵,未發一矢,便聞風而潰,他捶胸頓足,一面仰天悲呼,“天意如此,非戰之罪”,一面下令退回。
而此時,清軍兩路攻入福建。
西路李成棟以承安至建陽,進逼建寧。
東路多鐸更是勢如破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