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血腥的肉搏,就算象吳三桂這樣身經百戰的宿將都為之動容。
此戰一直持續到天色將黑。
四處城門都數度易手,尤以北門為最。
北門清軍集中了六架攻城車,明軍每以火油焚毀一架,便有另一架補充上前。
李國翰身著重甲,率百名先登,三次登上城墻,可每次都被錢翹恭率機動隊逼下城來。
說起來李國翰也是幸運,儀真是個小城,城墻不高,每次被明軍逼退,從城墻上直接下來,都被下面清軍以軟物相接,竟無一絲傷痕。
否則換作是蘇州或者是鎮江城墻,恐怕早就摔個殘廢,搞不好就一命嗚乎了。
可夜路走多了,總會遇見鬼的。
所謂事不過三嘛。
已經三次登上城墻的李國翰意猶未盡,打算在收兵之前再攻一次。
這就是他命該絕了。
錢翹恭年輕,腦瓜子靈,他從吳爭處聽過江陰百姓是如何破解清軍重甲兵攻城的。
其實從第二次起,錢翹恭就已經在策劃破敵重甲兵之法。
可問題是,江陰百姓破解之法很難復制,要引誘重甲兵仰頭露出脖子,這很困難,而且一旦被敵人發現自己的圖謀,那就徹底失去了機會。
所以,錢翹恭非常謹慎,要么不擊,一擊必殺。
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,天色將暗,李國翰臨了還要發動一次進攻,等于給自己挖了個再也跳不起來的坑。
這時的人,大多都有夜盲癥,或輕或重罷了。
對于突然出現的光亮,非常敏感。
加上天色將暗,這種突然出現的光這會使人下意識地轉頭或者仰頭去看。
錢翹恭就是抓住這一點,在李國翰再次發動進攻時,點燃了早已備下的煙火。
瞬間綻放的光亮,讓清軍先登百多人齊齊仰頭觀望。
而在這一瞬間,交戰中的錢翹恭率部同時滾倒在敵人面前,仰面以下刺上,將刀尖扎進了敵人的喉嚨,皇天不負有心人,這個簡單的滾倒一刺,錢翹恭帶著數百人只練了幾遍,竟然一招見效。
有近一半的重甲兵,由此倒在血泊中,而李國翰就是其一個。
他是這場攻防戰中,清廷折損官位、軍職最高的。
一個固山額真死于這場莫名其妙的戰斗,這無論是對戰爭態勢還是清朝廷,那都是一種劇烈的震動。
清廷總共就八個固山額真啊。
他的死,同時也使得儀真明軍,因此陷入更慘烈的血戰。
這是常理,清軍必須報復,吳三桂敢阻止嗎?
絕對不能,這要是阻止了,他就背上黑鍋了,要隨江北清軍鋪天蓋地的怒火。
吳三桂雖說因明軍殺死了李國翰,重新取得了江北清軍的控制權,可吳三桂知道,李國翰的死會讓他背上莫須有的罪名,僅一條與明軍暗通款曲的猜疑,就能置他于絕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