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翊隨即答道:“我等確實商量過,能接替首輔之職的人選有二,分別是太傅、臥子先生。”
吳爭一聽,立馬搖頭,這不開玩笑嗎?
“不妥,這二人不適合。太傅是本公的岳丈,皇帝忌憚我怎么可能讓太輔任首輔?而陳子龍更不可能了,皇帝心里怕是趕不走他還窩著一肚子火呢。真要提了,皇帝絕不可能答應。”
王翊輕嘆一聲道:“這些,我等還想到了,可如今義興朝人才凋零,為首輔者,終究需要考慮名望、資歷……一時,還真沒有合適人選。大將軍心中可有人選?”
吳爭思慮起來。
王翊突然道:“大將軍麾下,張國維張公倒是合適,他在魯王監國時就是兵部尚書……。”
吳爭斷然回絕道:“不,張公不合適。”
開玩笑,張國維剛跳出了這灘泥沼,吳爭哪舍得讓他再回來?
再就是,張國維帶兵能力還行,為相執政,能力卻也有不逮。
一時間,二人沉默下來。
王翊煩惱道:“如今的內閣,也不是慶泰朝大將軍所組建的內閣了,陛下大權獨攬,錢謙益幾乎事事唯陛下心意行事,內閣五臣的投票權,如同虛設。大將軍啊,這樣下去,不換首輔,賣官鬻爵之事怕是越演越烈,到時,人心一散,怕是弘光朝的結局重演啊。”
吳爭突然心中一動,他一拍大腿道:“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來,很合適,是能臣,也有資歷,最主要的是,名聲也好。”
王翊大喜,問道:“敢問大將軍,何人?”
“黃道周。”
“啊?”王翊臉色一變,“幼玄先生不是隆武帝重臣嗎?”
吳爭道:“隆武朝被清軍攻滅,隆武帝被多鐸俘虜押往順天府地,生死不明。黃道周還有一些隆武大臣卻因多鐸攻紹興而滯留寧波府,我在收復寧波府時,從獄中救了他們。只是當時黃道周傷得不輕,加上久困牢獄,身體需要調養,就把他們留在了寧波府。”
王翊思忖道:“幼玄先生是天啟年的庶吉士,隆武朝首輔、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、武英殿大學士,能力、資歷、名望皆是上選……可陛下能答應隆武朝的重臣來做義興朝的首輔嗎?”
吳爭道:“黃道周是天啟朝庶吉士,崇禎朝的翰林,這樣的資歷,陛下恐怕無理由拒絕吧?”
王翊搖搖頭道:“大將軍或許不知,幼玄先生是崇禎朝翰林不假,可因屢次沖撞先帝,而被先帝不喜,由此先后兩次連貶六級,調任江西按察司照磨,后又因江西巡撫解學龍以忠孝之名為由,向朝廷舉薦黃道周,先帝大怒,將二人廷杖八十,永遠充軍廣西。后來先帝想起他來,欲召幼玄先生回京城,可幼玄先生已經無意再輔佐先帝,加上李賊已經攻占河南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”
吳爭聽了瞠目結舌,沒想到原來還有這么一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