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飄飄地一成半,那可是四千五百萬兩,這要以崇禎末年朝廷歲入(不是生產總值,而是國庫歲入),得十多年才能積累起這財富。
可見這幾家的財力,厚到了何種程度。
這也難怪,李自成入順天府,劉宗敏短短二十天,在京城豪門貴胄中,勒索出七千萬兩銀子,可見大明朝“藏富于民”到達了嘆為觀之的地步。
都說李自成“入京趕考”考砸了,其實不然,雖說劉宗敏做得確實有些過,由此遭到了京城豪門貴胄和士族的強烈反彈。
可僅僅因為這,李自成還不至于失敗,黯然離開京城。
李自成的離開,最大的原因是兩個,一是與潼關,劉宗敏先戰不利,然后大順軍遭到吳三桂和多爾袞的夾擊,這一敗,京城周邊已經沒了多少大順軍,李自成不得不黯然離開京城。二是都在說的鼠疫。
崇禎十六年(1643年)秋鼠疫已在京城一帶出現,只因馬上進入冬天,氣溫低,鼠疫傳播速度變緩,還一時覺察不到。
等三月春暖花開,桃紅杏白,跳蚤、老鼠開始趨向活躍,大規模的鼠疫暴發。
李自成大軍進京后感染了鼠疫,自然戰斗力也大減,打不過清兵情有可原。
盡管清軍數量遠低于大順軍,可其實交戰之時,李自成是倉促應戰的,這事必須怪到吳三桂,吳三桂的假意歸降,使李自成喪失了警惕。當然,在李自成看來,吳三桂畢竟是漢人,哪會想到吳三桂會去投靠清廷?
此戰敗后,李自成雖然財雄天下,可以大規模招兵買馬,但新兵入伍即染鼠疫失去戰斗力,兵力再多也沒用,始終無法抵擋清朝的虎狼之師。
鼠疫蔓延軍營,且長時間無法擺脫,李自成的精神遭受打擊,這個時代,人還是比較信命的,連京城都占了,卻遭受如此天災,這讓李自成以為上天不讓他成功,于是心灰意冷,主動撤離京城。所以,李自成還真不是潰逃,是主動撤離。
甚至,李自成還帶走了朱慈烺,這也是朱慈烺沒有落入清廷之手的原因。
咳,扯遠了。
范永斗輕飄飄的一句,著實亮瞎了吳爭和莫執念的眼,四千五百萬兩啊!
這就是當時商人資本無法進入實業的結果,大明朝資本主義的萌芽,沒有因為大明朝七下西洋而茁壯成長,商人資本幾乎都囤積起來,譬如眼前這兩奸商和另外六個,他們囤積的現銀,據可靠記載,超過四萬萬兩,這是個什么概念,以一斤十六兩計算,二千多萬斤,一萬多噸,足夠堆成一座小山了。
所以,流傳說明朝缺金銀,根本是就是瞎扯,劉宗敏二十天勒索出七千萬兩銀子,這能叫缺金銀。
只是由于明朝商人資本不斷囤積,無法進入流通,埋入土里罷了。
但江南商會不同,在吳爭和莫執念的操作下,這些股本金被切實地用到了建設和流通中去了。
是,江南商會的股本確實已經到了近三萬萬兩,可這不是現銀股本,而是包含著近三百家商人的各地店鋪資產,如果論現銀,恐怕不足三成,也就是說,不超過九千萬兩。
而且,經這兩年的投資,現銀更是僅剩一成,按后世的經濟理論,已經進入了危險區間。這其中吳爭煽乎起來的,對新城土地的投資,就已經超過二千萬兩(主要是太貴,平均四百兩一畝地,以米價為基準計算,一兩白銀相當于后世八百至一千塊左右)。
所以,吳爭就算心中最厭憎范永斗等人,可也不愿意和銀子過不去。
好在吳爭經過了這四年多“血與火”的錘煉,一身忍耐功夫,還是見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