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人震驚的是,他們參差不齊的呼喊著,
“誅殺竊國賊子!”
“還政于明室!”
“殺了吳王!”
“舍身護明!”
……吳爭愣了,馬士英愣了,莫執念愣了。
戚承豪兄弟沒愣,“護駕!備!”
衛隊士兵迅速涌向車駕前,三百桿火槍已經端平。
此時,變故再起。
原本跪在大街兩邊向吳爭磕拜的民眾,在一聲“護賢王”的喝聲中,躍起身,沖向那千余人。
場面瞬間一團混亂。
一場血腥的械斗就此發生。
“殺吳王”、“護賢王”的嘶吼聲此起彼伏。
悲鳴、哀呼交錯。
轉眼之間,一個看起來才二十出頭的年青人,從衣著上看,是讀書人。
他高呼著“殺吳王”的口號,擎著一把可憐巴巴地形似戒尺般長的木棍,沖上前來。
衛隊上了刺刀的火槍,阻斷了他任何沖向吳爭的可能。
他與吳爭面對面,僅不足一丈的距離。
吳爭嘆息,向他擺了擺手,“回家去吧。”
然而,那年青人卻嘶吼著大喊一聲,“殺死吳王”,和身撞進刺刀叢中。
當鮮血淋漓而下,漸漸失去神采的雙眼,死死地盯著吳爭。
吳爭臉色數變,他甚至無法來得及去下令阻止這場本不該有的自相殘殺。
撕裂!
這是此時吳爭腦子里唯一浮現的兩個字。
人心,撕裂。
無關善惡、對錯,只為陣營。
吳爭驚駭了。
“戚承豪,快帶人去分開他們!”
當吳爭急喝出這一句時,馬士英一把拉住吳爭衣襟道:“王爺,萬萬不可,衛隊僅三百人,前方亂民不下數千人,衛隊一旦進入,如火上澆油,便是無休無止之境況……不如釜底抽薪,只要王爺離開,亂民累了,也就散了……請王爺速速離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