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實是令突擊和包抄的吳淞衛撲了個空。
可還沒等他吁口氣,艙外士兵開始發出一陣驚呼駭叫聲。
王朝先慌了,他回頭沖至艙外望去。
只見南沙(今崇明三島最東的那個)方向,四艘戰船向自己方向撲來。
后有追兵,前有堵截。
這是天要亡我啊!王朝先愣了,他此時反倒不慌了。
人到了這個地步,怕是真不會慌了。
王朝先終于冷靜、清醒,迅速下令,橫船、降速,以舷炮迎擊來敵。
雖然對方有四艘,可自己這面也有三艘,尚有一戰之力。
……。
王一林早于王朝先發現對方。
他從出發開始,就不顧副將的勸阻,是一直站在船頭,拿著望遠鏡四下搜索目標。
雖然他也知道,他的搜索,遠不及桅桿上的了望哨。
但王一林心中急啊。
原本想著打鄭家水師一個完美的漂亮仗,由此在北伐軍中豎立自己的威信。
哪曉得,鄭家水師難啃,如果不是吳爭親自趕到,怕是要吃大虧,不,其實已經吃了大虧,若不是最后吳爭坑了鄭成功那四十多艘主力艦,王一林得郁悶死。
所以,對王一林來說,這次的機會,他無論如何也要把握住。
王一林無后顧之憂,因為他的陳錢山水師就在后面。
所以在了望哨一發現目標后,王一林的命令就是,“沖上去,就算撞,也得撞沉它。”
這真得是玩兒呢?
有著十多里射程的火炮,王一林的命令竟不是降速、下帆,橫船以舷炮對敵,而是沖過去。
如果此時吳爭在,得扇這廝大嘴巴子。這不是平白增加傷亡嗎?
但許多時候,歪打也會正著。
或許,這才是,氣勢!
一無無前的氣勢!
我早發現你,可以打敗你,但我不屑偷襲。
我要硬撼你,打服你,讓你此生再見到我,便要跪地唱征服!
這就是王一林。
十多里,以此時帆船全速前進的速度,也就半柱香的時間。
如果在陸地,這半柱香的時間,足以打一場戰斗。
但在海上,體型龐大的戰船,也只夠調個頭,轉個向。
四艘戰船,以決然的氣勢,直沖自己而來,王朝先倒也豁出去了,他立即下令開炮。
然而,士兵們不干了。
從王朝先下令舍棄岸邊部下逃跑開始,這種情緒就在他的嫡系士兵中發酵。
戰場撤退,常有之。
撤退時,留下殿后,亦常有之。
可這些人都是王朝先的嫡系,未戰而退,還舍棄那么多士兵,沒有人心服。
士兵們拒絕執行命令,他們都是老兵,從黃斌卿時,就是舟山水師的士兵,這種戰場態勢,就是一場惡戰,三打四,況且還有一艘沒舷炮,等于是二打四。對方拼著兩艘被擊沉,也能夠讓自己全軍覆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