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死拼活的,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,勝利在握之時,突然撤兵,這玩呢?
而當小道消息四處傳揚開來,說是要回去與李定國、劉文秀交戰。
這下,將士們心里就更發嘀咕了。
和“小尉遲”對戰?
自己人打自己人?
瘋了吧?!
……。
安龍府。
李定國、劉文秀當著永歷的面,商議如何打這場伏擊。
朱由榔在那坐著一聲不吭,事實他,他啥都不懂,根本插不上話。
可朱由榔心中舒坦啊。
其實政變前后,沒有多大改變,飯一樣吃,覺一樣睡,日子一樣過。
可心里的感覺卻不一樣。
以前是提心吊膽的、憋屈的,可現在,如同夏天喝冰鎮酸梅湯,透心的舒坦。
李定國、劉文秀就何處設伏,爭論一番之后,有了定案。
李定國向永歷拱手道:“陛下,孫賊大軍此時應在烏撒府周邊,一旦回師,必定由普安州南下,因為向東南方向,必會被臣麾下各部發現……臣等欲在普安以東八部山附近打一場伏擊戰,如果順利,定可一舉擊敗孫賊,從此陛下可以高枕無憂了。”
朱由榔顯然沒聽懂李定國的一番戰術解說,可他聽懂了“高枕無憂”四個字。
于是慨然表態,“朕之前說過,朝中一切軍政大事,皆由晉王一言而決……朕深信晉王可以旗開得勝、馬到成功!”
……。
這場大戰,就是個笑話。
不但孫可望始料未及,連李定國、劉文秀都瞠目結舌。
二月初二,天上下著蒙蒙小雨,讓孫可望部將士,心情更為潮濕。
道路泥濘,因急行軍,掉隊的士兵層出不窮。
可孫可望歸心似箭,還在揮舞著馬鞭,喝斥著將士加快速度。
途經八部山附近時,被李定國、劉文秀的伏兵,打了一記悶棍。
李定國、劉文秀的伏兵,確實如白文選所說,只有三萬人。
不是二人托大,而是二人內心,只是想擊潰,而不是殲滅。
都是一個鍋里勺飯吃的兄弟,沒必要把事做絕。
甚至,李定國還想好了,如果俘虜孫可望,就給他銀子,然后放了他。
可搞笑的事就這么發生了。
孫可望顯然沒有想到,李定國會在八部山設伏,甚至因事發突然,沒有想到白文選是奸細。
在孫可望心里,是防著李定國設伏的,可他判斷,應該在安龍府周邊,而不是在數百里個的八部山。
因為一旦調動大軍,遠離安龍府,那永歷很可能會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