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:感謝書友“richardlg”、“岸上的影子”、“梁孟昌”投的月票。
趙史一聽,樂了,心道這主意好,正合吾意。
于是,從東門行軍,一路走,一路把沿途將士家人都拉進了隊伍,雖說只有半個城,但人數頓時擴張到了上萬人。
真是上萬人了,可還有別的人。
那就是淮安城中,三百多的長林衛。
這些人,算不得正兵,所謂術業有專攻,他們的本事不在打仗上,但趙史卻不這么想,只要人多就行。
而這三百多長林衛暗伏人員,每人手中也有外圍人員,這么一鬧,又是上千人多了出來。
怪不得,從東門到南門本來只須小半個時辰的路,這廝卻整整走了近兩個時辰才到。
但場面還真得搞大了。
愣是嚇得祖大弼,差點“跳城樓自盡”!
……。
仗打不起來。
雙方僵持著。
趙史是不敢攻,他心里清楚,頂在前面的正兵才四千多人,后面大部分都是充數的,想要他們找仗,說不好聽點,基本上只有引頸就戮的份。
敢打嗎?不敢打!
這些號稱漢八旗的狠人敢主動進攻嗎?
他們也不敢!
因為他們人數太少,三千人。
三千人還得分成三條街,怎么打?
直直的大街上,什么迂回包抄的都不可能,打,就是一桿子捅過去,刀刃咬肉見真章。
那自己戰死事小,叛軍沖至城門口,事就大了。
這不正好應了一句話,內外夾擊,有死無生了嘛。
所以,雙方借著火把的光,兇狠地相互瞪著對方,這要是眼神能殺人,此時怕早就血流成河了。
祖大弼得到稟報,開始時不信。
可數次回報后,他也信了。
也好,既然叛軍不敢攻,那就影響不到城防。
先讓他們多活一些時辰,等天色亮起,看清楚虛實之后,再作打算也不遲。
況且,等西、北兩門增援過來,也需要半個時辰時間。
祖大弼也就放下城內,一門心思專注到防備泰州衛會否趁此機會突擊上去了。
……。
淮安城外,中軍帳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