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睿親王府救出人,天一亮,這京城不亂套了嗎……不反,怎么出城?
……。
此時淮安府的黃河段,一場激戰已經持續了兩天。
多爾袞六萬大軍,以清河、草灣、赤晏廟、安東四個方向,對南岸發起了全面進攻。
不得不說,多爾袞的魄力很大,要么不戰,戰則決戰!
可惜這是黃河沿岸,如果換作是長江沿岸,這種攻勢,只要沿江水師炮艦橫向炮擊,配合岸防炮,可以讓吳爭分分鐘教會多爾袞怎么打仗。
但在這里,吳爭做不到,因為沒有岸炮,水師戰艦也到不了河道。
好在吳爭在攻破淮安城時,反應得快,開戰前三天時間,開始令吳淞衛、泰州衛進駐清江浦、劉伶臺等處,否則,這這種敵軍四路齊進的態勢,吳爭也就只能下令兵力收縮,固守淮安城了。
可就算如此,只有火槍和小炮的北伐軍,在敵軍的全力強攻下,也打得非常艱苦。
因為敵人進攻的突然,開戰第一天時,劉伶臺一度失守,清晨時,駐守劉伶臺的三千北伐軍,面對著二倍于己的渡河敵軍,以血肉之身硬抗滿身皮甲的敵人,戰至午后,三千北伐軍幾乎盡沒。
劉伶臺一失,淮安城的北大門就直面敵人的兵鋒了,好在魯之域及時從東門調出六千人趕去增援,雖說沒來得及救助三千守軍,但終究是堵上了缺口,用了一個下午,才將敵人趕回了黃河喝泥水。
事實上,如果多爾袞不是將兵力分散四個方向,那么劉伶臺一旦失守,就很難再奪回。
但這個突發事件,引起了吳爭的警惕。
多爾袞究竟想做什么?
傷十指不如斷一指的道理,多爾袞會不知道?
吳爭在地圖前轉悠了好些時候,眼睛無意中落在洪澤湖時,才突然醒悟到,不對,南面騎兵可以從鳳陽府穿插,那么,徐州敵軍,為何不能從洪澤湖進攻?
這個想法,讓吳爭冷汗滲出,蔣全義的泰州衛守西、北二門,由于攻淮安城時,泰州衛傷亡巨大,實力已經折損不少,如果敵人真從洪澤湖來,那么泰州衛肯定頂不住。
最穩妥的辦法,就是將泰州衛撤回城中。
可問題是,一旦泰州衛從清江浦撤退,劉伶臺的吳淞衛便會獨木難支。
如果將吳淞衛也撤回,那么淮安城,就會被敵人三面合圍,如果祖瘋子南向的騎兵遭遇不測,待敵騎北上,淮安城真就成了一座孤城,到時十萬計的敵人圍攻,恐怕第一軍援軍抵達,也無法解淮安城之圍了。
一時間,吳爭陷入了極度的為難之中。
……。
魯之域、蔣全義被吳爭急召趕來。
吳爭將自己的猜測述說了一遍之后。
看著二人疲憊的臉,吳爭苦笑道:“兩天打下來,多爾袞給我挖下的坑,已經基本上顯現出了全貌。事實上,真正的屠刀是兩把,一是黃河對岸的這支駐防旗軍,二是徐州八萬人馬,西、北兩路夾擊,加上南面的鳳陽騎兵和東面鹽城的那支火器軍……我軍還真得陷入了四面楚歌了。”
魯之域悶聲道:“既然如此,末將以為,當收縮兵力撤回城中,再不濟,二衛加上原淮安、大河二衛降軍,也足有三萬余人,守上十天半月,想來是沒問題的……。”
“不成!”蔣全義立時反對道,“淮安城新附,民心本就不穩,我軍一撤,無形中就給了民眾我軍敗退了的暗示,如此一來,想要守城就更困難了。況且,有清江浦、劉伶臺兩個突出部,淮安城至少暫時還能安全,真到了固守城池時,很難想象,城中百姓會在四面被圍后,還能象現在這般安靜……王爺,絕不能撤,若此時一撤,我軍必會陷入被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