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話沒錯,剛光復的土地,怎么可能去加賦,這不是讓當地百姓的貧困更雪上加霜嗎?
韃子剛走,王師接著征稅,那王師與清軍無異?
想到此處,吳爭只好沉默下來。
二人互瞪了許久,吳爭率先開口道:“諸公意思都是退兵?”
張國維點頭道:“是……其實,在我北上之際,就得到應天府的消息,朝廷已經決意與清廷和談,也就是說,除非夏完淳、廖仲平執意脫離朝廷,否則,撤兵是遲早的事。”
吳爭微微頜首,這說法和宋安長林衛得到的消息基本一致。
夏完淳、廖仲平二部的處境,非常尷尬,擅自出兵,被朝廷追加的詔令掩蓋,可如果再抗旨,那就無法善了了,而大將軍府此時無法承擔二部的軍費,這就造成二部沒了補給。
吳爭用力地搖搖頭,“這事先放下,商議應對外番之策吧。”
張國維也了解吳爭心性,知道不能逼得太過,于是點點頭道:“衛匡國遞交照會,提出三個要求,一是賠償,二是道歉,三是減免兩個港口一年關稅以作補償。”
吳爭想了想問道:“如果本王不應呢?”
張國維看了吳爭一眼,低聲道:“從閩粵傳來的消息,東番及英吉利組成的聯合艦隊,已駐泊東番外海……。”
吳爭一咧嘴道:“怎么,談不攏就開戰?那還談什么,開打就是!本王還不信了,就憑他們一支聯合艦隊,還能登陸杭州府不成?”
張國維急道:“王爺,外番確實沒有能力進攻內陸,可真要封鎖海上商道,商人們如何出海貿易?到時無數物資囤積,出不去進不來……必會引發大亂!所以,我等商議之后,想請王爺回杭州府,與衛匡國詳談……。”
“詳談什么?”吳爭沒好氣地問道,“讓本王求衛匡國給一條活路?”
張國維看著吳爭滿面的孩子氣,不禁苦笑起來,“與千萬黎民的生計相比,暫時的隱忍也……。”
吳爭突然道:“回去轉告衛匡國,第一條賠償,本王同意,至于后兩條,免談!”
“王爺……!”張國維急叫起來,他是真急,為了裝備新軍,補給江北二衛,財政司已經兩月不撥給十一府官員餉銀了,甚至于大將軍府府衙官員,都將各自家中的儲蓄借給財政司,可這終究是杯水車薪。
如果吳爭這邊不結束,再開一個海戰戰場,那真要逼死莫執念等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