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軍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,在他們看來,目標越大,命中度越高,軍校也是這么教的。
因為不可能將每個新兵訓練成神槍手,在戰場上,都瞄敵人的頭打,那簡直就是浪費子彈。
所以,瞄準的都是龐大的身軀,卻忽略了相對較小的頭部,事實上,哪怕后世的戰場上也是如此,當然,除了狙擊手之外。
而岳小林這一槍,“咣”地一聲,直接撂倒了這個鐵甲兵。
這鐵甲兵被擊中之后,甚至連吭都沒吭一聲,向后翻到,如同一尊木偶石像一般砸在城墻實心磚地上,發出沉悶的巨響,這一刻,雙方都驚愕了。
岳小林在短暫的錯愕之后,迅速清醒,立即下令,“朝敵人頭部打!”
都說笨人天照應,不過岳小林不笨,不但不笨,反應還快。
這么一來,想不勝都難啊!
他無意之中,歪打正著,這說的不是他那一槍歪打正著,而是下令放鐵甲兵上城墻。
正因為敵人上了城墻,雙方近在咫尺,戴了鐵盔的頭部,還是小目標嗎?
加上刺刀的燧火槍,差不多有八尺多,幾乎是頂著敵人開槍,這打中的難度,迅速降到了最低。
鐵甲兵的反應遲鈍,不是人反應遲鈍,而是著甲之后,變得遲鈍。
他們無法迅速轉身,除了后退、前進,想轉彎靠扭身是不行滴,這象極了后世汽車轉彎,可以腦補一下。
于是,一陣如同敲破鑼般地“咣……咣……當……當”聲之后,城墻上,已經看不見站著的鐵甲兵了,全他X的砸地上了。
岳小林隨即狂呼“城垛迎敵!”
這一聲,絕對是這場戰斗最明智的命令。
事實上,這一聲喊出的當時,敵人步兵的手,已經在城垛上露了出來。
沒有裝填的時間,守軍直接端著槍刺,往敵人的身上扎,頓時無數的清軍慘叫著往下掉,如同下餃子一般。
但此時,城下如雨的箭矢射來……。
傷敵一千,自損八百啊。
岳小林來不及心痛,隨即下令開炮。
開的自然是虎蹲炮,這下,近前的清軍步兵、弓箭手遭難了,他們沒有了鐵甲兵的遮掩,直接暴露在了虎蹲炮的威力之下,一時間,城下是煙塵滾滾,這是一次城前全方位的炮火覆蓋。
虎蹲炮開花彈彈片傷不了鐵甲兵,可對普通士兵,那就如同割韭菜一般地隨意。
濟席哈終于下令鳴金收兵了。
第一場戰斗,雙方以幾乎平手告終。
當然,這是站在清軍的立場上而言,可事實上,守軍傷亡二百余人,清軍傷亡六百余人,這其中包括全軍覆沒的三百鐵甲兵,顯然,這是濟席哈心理不可承受之重。
按理說,這種戰場態勢已經說明了一切,一旦鐵甲兵不能如期頂住北伐軍的火槍、火炮,那么,除非是往死里填人命,否則,只要守軍彈藥足夠,就是一場可以預計的屠殺。
都說不作死就不會死。
濟席哈與藍拜的出發點,還是停留在個人利益至上。
對他們而言,讓一個漢人小子盤桓在他們頭上,這是不可接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