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:感謝書友“20190102151451055”投的月票。
“岳副率”和“岳副將”,這僅是一字之差,可品銜卻差了好幾階。
副率是吳爭親衛副隊率,相當于百戶,可副將則是副指揮使級別。
如果象方才錢翹恭稱岳小林為“岳副將”,魯之域還可以認為這是錢翹恭一時口誤,可此時,這稱呼出自吳爭之口,那便是金口玉鐵律。
魯之域心里哪能不明白?他不得不低頭應是。
然而錢翹恭突然道:“王爺容稟,此前末將已經懇請王爺,同意讓岳小林歸入末將新編風雷營麾下為副將,此前岳小林殲敵數百鐵甲軍,繳獲重甲數百領,此戰岳小林又盡殲敵六百騎,戰功卓著……故請王爺恩準,末將愿以岳小林之名,命名麾下新編鐵甲騎營!”
這叫什么?
脅迫?
吳爭臉色抽搐起來,什么時候我同意新編鐵甲重騎了?
這小子學壞了,懂得挑選有利時機迫上司就范了。
吳爭平靜地說道:“準!”
于是,這支尚未新編的重甲騎兵,從此有了一個“妖嬈”的名字——小林騎。
……。
戰斗的勝利,其實對不同的人,有著不同的感受。
譬如義興朝廷的使團,朱存釜、黃宗羲、顧炎武三人的感受就不僅相同。
朱存釜是愁啊,愁死人了,這戰爭不結束,吳爭的許諾就無法兌現,怎么辦?
黃宗羲、顧炎武二人也愁,但他們愁得是,一旦吳爭打順了手,戰爭繼續下去,朝廷怕是要被拖垮了,現在可不只是北伐軍在戰斗,朝廷五、六萬大軍也就滯留在江北,那一天的消耗……嘖嘖,愁死人了,怎么向朝廷交待?
“秦王、二位大人,本王不同意放棄徐州……絕不可能!”吳爭慍聲道,“北伐軍傷亡三千余人,將士用血和命換來的地,本王無權將它舍棄。”
朱存釜、黃宗羲、顧炎武三人無語了,早知道吳爭會撒賴,之前就不該答應他的要求。
這下怎么辦?
吳爭話鋒一轉,好聲好氣地勸道:“要不……三位先回京復命?再不成,先去徐州住上一段時間……這些天諸位也提心吊膽的,此次回徐州好好休養一下……放心,一切開銷本王包了。”
吳爭就差拍胸口了。
然而這話能讓朱存釜、黃宗羲、顧炎武三人認可?
做夢吧!
朱存釜立即道:“吳王這話不妥,國戰事宜須奉朝廷旨意……吳王如此擅作主張,實為抗旨、欺君……本王不認可、決不同意!”
顧炎武也沉聲道:“兵者,國之大事。吳王隨心所欲發動戰爭,陛下不追究且還出兵相助,已是寬容……王爺切不可得寸進尺啊!”
此話犀利,吳爭臉色一沉。
黃宗羲一見連忙打圓場道:“我軍勝利,自然是可喜可賀……黃某正想著與秦王、顧大人奏報朝廷,為吳王和將士們請功呢。可王爺應該清楚,北伐軍也好,朝廷王師也好,眼下都沒有實力可以守住徐州,敵軍數萬囤于兗州與徐州交界處,而北方各府的敵軍正在向兗州匯集,一旦決戰,后果不堪設想……吳王啊,凡欲大事當三思而后行,不可急在一時。”
“本王沒說要與敵決戰啊?”
黃宗羲一聽大喜,他認為吳爭語氣有了松動之兆,忙趁熱打鐵道:“既然如此,據秦王講,清廷使團就在濟寧州,只要吳王同意,將可重開談判……。”
“那我軍三千多將士的血不就白流了嗎?”吳爭哂然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