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致遠的臉色古怪起來,福臨竟會出此昏招?看來他對阿濟格的恨,顯然不亞于多爾袞。
而讓沈致遠更無語的是,朝中那么多的“智者”,難道竟不明白,阿濟格所部大軍遭受損失,不就等于清廷自斷一臂嗎?
可再反過來一想,這也對,大明朝,不也是這樣滅亡的嗎?
這就是物以類聚、人以群分啊!
同一群人,只是換了個主子,還能有什么不同?
見沈致遠沉默不語,錢謙益有些急了,他再次懇求道:“事成之后,錢某還會送額駙一份大禮。”
“哦?”
“鳳陽府的歸屬。”錢謙益神秘一笑,壓低聲音道,“與其給英親王,不如給李過。與其給李過,不如給睿親王。與其給睿親王,不如獻給額駙!”
沈致遠突然笑了,都是聰明人,許多話不用說透,心照不宣了。
“好吧,致遠就勉為其難……派人去海州試試?”
“試試,試試!”錢謙益如釋重負,“謝額駙救命之恩!”
……。
按理說,受了“重傷”的吳爭,此時應該正在養傷的。
可就象張煌言私下與吳爭開玩笑打趣一般,吳爭的“重傷”只針對王府內院的女人們,甚至,連吳老爹都沒刻意去隱瞞。
當然,這是在吳老爹焦急探視兒子,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,然后祭出家法侍候之后。
而吳爭當時瞪眼回答道:“你當清廷朝堂上那些肉食者們都是蠢驢?如果他們連這都看不破,大明朝就不會亡了。”
這話說得是,大明朝不缺菁英,就象大明朝從來就不缺銀子一樣。
只是沒用對地方罷了。
吳爭在開會,聚集了各衛都指揮使,除了遠在海州的蔣全義,幾乎全在這了。
唯一例外的是宋安,他是以長林衛大檔頭的身份入席會議,但也只是個旁聽者。
“今日將星閃爍,快六年了,人就沒這么齊過。”吳爭打趣道。
池二憨呵呵笑道:“人少了些,少爺要是再組建幾衛,那才人丁興旺呢。”
吳爭笑罵道:“二十萬北伐軍,還嫌不夠……你這話要讓莫老聽見,我保證,你沒好日子過。”
場面一片大笑聲。
其實這不可笑,笑,是因為這話出自吳王殿下之口。
恐怕沒有人敢如此打趣北伐軍,因為在江南,北伐軍儼然已經成為一種象征,精神象征,漢人脊梁的象征。
坊間有傳言,北伐軍滅則漢族亡。
這傳言始聞時,熊汝霖、張國維曾諫言吳爭禁止,說是不太吉利。
當時吳爭哈哈大笑道,如果北伐軍連這種善意的“詛咒”都抗不住,以何收復失地、平定天下?
于是不了了之,傳言愈盛。
十二府半之地,二十萬正規軍,多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