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樣的小城,就算城墻高,就算再堅固,對于上萬人的敵軍來說,強攻其實是最好的選擇。
有句話說的好,人多力量大,每人一泡尿就能水淹三軍了。
蔣全義也是這么想,所以,他將主力部署在城墻上和城樓背后的主街上,為得是可以迅速補充,填補城墻上的空缺,也就是“添油戰術”。
戰術就是戰術,無所謂優劣,只要用得地方對,時間剛好,再低級的戰術也能克敵制勝。
但凡守城之戰,守軍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添油戰術,因為出不了奇兵,而且交戰主動權全掌握在攻方手中。
可此次,敵人并不發動登城戰。
當十數門重炮,將數十斤的彈丸,用直射的方式,砸在城墻、城樓、城內時,當城墻上守軍士兵被開花彈壓制得抬不起頭來射擊時,當敵軍火槍兵趁機彎腰前進至射程之內,向城墻、城頭開槍射擊時,蔣全義意識到自己錯了,可已經無法改變任何事情。
麾下軍隊已經全部部署開去,緊急調動,只會使城內陷入混亂。
這也是許多攻城戰時,有一個方向失守,其它方向不派兵增援的主要原因,因為等趕過去時,黃花菜都涼了,而且會減弱自己這個方向的防守力量。
蔣全義心中怒罵,該千刀萬剮的沈致遠,竟將軍校那一套,全教給了這支清軍,好嘛,這下反過來用到了自己頭上了。
好在海州城經數代王朝的整修,確實異常堅固,承受著敵軍十多門重炮的輪番轟擊沒有倒塌。
蔣全義不得已下令,既然無法阻擋,那就不阻擋了,令守軍將士縮在城垛下,放敵人上城墻,展開肉搏。
兩害相權取其輕嘛,蔣全義深信,自已麾下這支追隨自己打了無數場仗的老兵,必定敢與敵人刺刀見紅,同時,守軍還占著居高臨下的主場優勢。
可蔣全義再次失算了,敵軍就是不攻城,他們只是以重炮輪番轟擊,然后火槍兵向上射擊壓制守軍。
整整一天,炮聲槍聲就沒停過,蔣全義都懷疑,難道清廷也建了軍工坊了,瞧這彈丸用得就象是不要錢似的。
許多時候,士氣往往在抵抗中慢慢降低。
被炮火壓制了一整天的守軍將士,甚至比搏殺一天感覺還累。
到了天色暗下,城下敵人開始后撤,對面篝火燃起的時候,所有人都一口氣,該死的,這一天終于算是熬過去了。
疲倦和困意隨之而來。
雖然蔣全義嚴令將士小心提防敵人夜襲,可要知道,正因為是老兵,對戰場掌握是倍兒清。
試想,敵人也是人,這整一天的炮啊槍啊的,難道敵人不要歇口氣?
大意了。
當夜子時末、丑時初,在人最覺得困乏之時,城外敵軍突然發起了進攻。
幾乎與重炮轟擊同時,步兵以云梯登城。
守軍將士懷抱火槍、背靠城垛打著盹,如果不是一個敵軍在登墻時不小心踩了個空,摔下去的同時,發出一聲慘叫,那么,海州城恐怕在這一夜,就被攻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