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仲平微微一嘆,道:“可惜廣信衛二萬人馬了。”
吳爭扭頭,哼了一聲道:“阿濟格還沒那副好牙口!”
這話令廖仲平一愣,隨即問道:“難道王爺早有穩妥安排?”
“穩妥稱不上。”吳爭咧了下嘴,“你與夏完淳一東一西兩路大軍候著,阿濟格不敢輕易全軍出動……他最多也就分開二萬人。”
廖仲平點頭認同,只要左營和建陽衛在,阿濟格就得防范著。
“李過這人,我還是知道一些的,他統兵指揮作戰不比你差。”
廖仲平不由得臉一紅,當年他敗多勝少。
吳爭沒理會他,繼續道:“飛熊、英武所駐各三千敵軍,難不到李過……就是臨淮的巴顏有些棘手。”
“是。據報,臨淮兩軍打得非常慘烈,李過甚至下令不分敵我,用開花彈對城墻上膠著部射擊……。”
“這事我知道。”吳爭木然道,“飲鳩止渴啊……成為北伐軍快三年了,李過的指揮思路還是沒轉過彎來,這么多的火炮給了他,被李過僅僅當成攻城支援火力……好好一場圍點打援,以廣信衛的兵力圍困臨淮當然是做不到,可要堵南、東兩門,還是做得到的。”
廖仲平點頭道:“李過指揮確實有誤……分兵突襲飛熊、英武兩要隘是正確的,但強攻臨淮……哎……。”
這聲“哎”讓吳爭清楚廖仲平沒說出來的意思,那就是吳爭對李過的申飭令,或許是逼李過不管不顧的主因。
吳爭沒搭理這茬,顧自道:“難免判斷,臨淮之戰,李過還能支持幾日?”
廖仲平一怔,還幾日?
如今阿濟格又從鳳陽城派出了增援,兩城距離不遠,最多一、二天,援軍一到,內外合擊,李過就只能撤退了,問題是,撤得掉嗎?
當然,廖仲平不能直接將心里想的說出來,他婉轉地道:“據報李過所攜彈藥在前一戰中全部打光了……怕是,最多只能撐上一、二天吧……我擔心兩點,一是從鳳陽城來敵人增援提前趕到,二是城中巴顏會突然從另外城門出騎兵襲擾,如果這兩點都不幸言中,那……李過廣信衛危在旦夕啊。”
吳爭笑了笑,“看來你是將自己代入了……如果換作是你在臨淮城下指揮,就只能支撐一、二日了。”
廖仲平老臉又一紅,“未戰先慮敗嘛。”
“倒也是。”吳爭適可而止,“但我覺得,李過支撐五天應該沒有問題,甚至更久。”
廖仲平大惑,問道:“王爺作此判斷,可有依據?”
吳爭道:“阿濟格沒有李過狠,巴顏就更不用提了……噢,我說的是對自己狠,你懂的。”
廖仲平張口結舌起來,他分不清吳爭此話是在譏諷李過對自己人開炮,還是真在夸李過。
但吳爭一本正經地道:“戰場嘛,對自己狠的人總能比人占便宜,只要將自己當成死人了,往往最后死的是別人……你做不到象李過那般狠,因為你沒有李過那樣,率殘部輾轉數千里的經歷,倒是蔣全義,或許能體會到這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