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鄭巡檢被捅,當場咽氣,那這就僅僅是件民間兇案。
和泗州大戰沒有一毛錢關系。
可鄭巡檢沒有當場咽氣,或許是他心里確實有愧,認為自己不該把劉放的老祖母牽扯進來。
亦或者他終究是有些良心,認為自己骨子里還是個漢人。
鄭巡檢驚愕地軟倒在地時,劉放愣愣地捏著刀柄,順著鄭巡檢的身子蹲下,倒不是劉放戾氣已去,而是他此時也傻眼了。
他沒存心殺他的頂頭上司,他甚至就沒想過事情會變成這樣。
可鄭巡檢這時急喘著說道:“劉放……劉放……你聽我說,如果再待在鎮上,你鐵定是活不了了,你不是要去參戰嗎……快跑……去泗州給北伐軍報信,有清軍從都梁山南繞至咱衡陽鎮來……只有這樣,你才能活……快……再不走,怕是走不了了……。”
劉放聞言放掉手中刀柄,愣愣地后退了兩步。
而這時,鄭巡檢帶來的衙門差役大呼小叫著作勢想沖進門來,好在劉放這邊人要多多了,有三十來人,而衙門差役總共也就十來人。
這種比例,加上劉放這個殺人兇徒,衙役們也就只敢大呼小叫了,喊得起勁,可步子一前一后地挪著,愣是沒進一步。
而劉放被衙役們這么一喊,反倒神氣清了。
他立即回身沖他的手下們大喝道:“都聽見了吧……留下必死,那不如沖出鎮去,或許還能活……有膽的隨我出鎮!”
有大半人跟著劉放走了,還有幾人,可能是膽小,也可能是舍不得鎮上家中的家人,認為自己死,總好過連累家人吧。
……。
劉放背著老祖母尚未冷卻的尸身,帶人沖出宅門,說是沖出,實際是大大方方走的。
衙差不敢攔,甚至于劉放幾乎是擦著一個衙役的肩膀而過的,那衙役愣是沒敢吭氣,就更不敢追了。
劉放有句話沒說錯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衡陽鎮就是他的一畝三分地。
這衡陽鎮上,除了縣衙衙差,也就巡檢司差役了。
可巡檢司的人,大都就在他身后。
鄭巡檢死了,巡檢司劉放最大,誰來抓他?誰能抓得了他?
在這個連衡陽縣所屬哪朝都分不清楚的年代,民眾們最多的想法就是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關上門,求菩薩保佑一家平安,這,是唯一能做的事了。
那劉放等人需要逃嗎?
其實還真不需要。
衡陽鎮位于揚州、鳳陽兩府交界處,轄地橫跨兩邊,當然,明朝是劃入揚州府的中之前不是被清軍占了嗎。
之后北伐軍收復揚州、淮安,緊接著兩朝停戰和談,就這么一來,衡陽古鎮就成了三不管地帶了。
揚州府自然也不想招惹麻煩,所以,此鎮包括它所屬的縣衙,所有流官和小吏,即是原清軍占領時所任命留用的。
這樣一來,自然也就沒有哪方,會主動派兵去助縣衙剿匪。
劉放確實不用逃,這鎮上,他大手一揮,頓時就能成為“土皇帝”。
他之所以逃,一是人性,殺了人,下意識地想逃。二是他信鄭巡檢的話,鄭巡檢沒必要死前騙他,加上他對縣衙中那些老爺的心性還是有了解的,這三年來,揚州府是從無派人,更無派糧餉,縣衙及巡檢司的俸祿、餉銀打哪來?縣令能自掏腰包補貼?
唯一的出處就是鳳陽府,鳳陽府被清軍占領著,不言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