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羅科鐸只是催促隊伍加速,而不會象真正作戰時,先派出多路斥侯偵察緩行。
在大白口渡河時,羅科鐸還對身邊多尼道:“……漢人孱弱、膽怯,但善謀略,也不足為懼,把他們打怕了、打趴下,就會如牛羊般溫順……。”
多尼似乎不太認同羅科鐸的話,他憂郁地看著河水,道:“可紹興府……有個吳爭。”
羅科鐸厲聲道:“你是嗣親王,豫親王多鐸的繼承者……豫親王不是堂堂正正戰死的,而是被那南蠻子耍詭計害死的!你要為你的阿瑪報仇,斬下那南蠻子的頭顱,祭奠你阿瑪的在天之靈!”
說到這,羅科鐸指著已經不遠的衡陽方向,大聲對多尼道,“那兒是個小鎮,有數千的漢人……你去前隊,到了鎮子上,去殺他們,練練你的膽子!”
……。
僅五尺寬的小道,也就夠三騎并驅而行。
六百余騎,排成了一條長蛇形。
按理,象羅科鐸久經沙場的老將,應該意識到這種行軍,最容易被攻擊,且容易首尾難顧。
但這一路順利的行軍,加上羅科鐸心里滿滿的自信,他,大意了。
其實從渡口到衡陽鎮,也就十里不到的路。
可這不到十里的路,有一半以上,在繞山而行的。
說是山,對北方是而言,也就是丘陵。
而且,南方象這樣的山,上面基本是不長樹的,如果有,也是小樹,一眼望去,除了灌木就是碎石。
所以,羅科鐸就更大意了。
隊伍行進的很快,轉過彎,已經能看到遠處鎮上的裊裊炊煙。
清兵們無不松了口氣,甚至于嘴角露出一絲猙獰的笑容來。
因為有鎮子,特別是南人的鎮子,對于他們而言,那就是淘金窟、溫柔鄉啊。
長蛇狀的行軍隊列,大概有二成轉過彎的時候。
異變就發生了。
一聲劇烈的爆炸,直接掀翻了七、八匹戰馬,甚至有二、三騎被爆炸撕裂,現場慘不忍睹。
清騎反應很快,后方的勒馬駐足,前面的開始加速繼續向前,在爆炸范圍附近的,慌不擇路地沖入水田。
羅科鐸震驚了,但他并不慌張,甚至大聲彈壓,“沒多大傷亡,慌什么……散開,沖上去,索敵!”
而這時,羅科鐸反應到了一件事,那就是多尼在前軍。
羅科鐸這時有些急了,沖他的親兵大喝道:“你們幾個,上前去探視嗣親王安危……將他帶回來!”
都說無巧不成書啊,正因為巧了,才有了傳奇!
可憐的多尼,此生第一次進入前鋒位置,可得不到他爹亡魂的眷顧。
被之前爆炸掀翻的騎兵中,就有他。
這不是最可憐的,最可憐的是,多尼就在那三兩個被爆炸撕裂的人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