錯失了收復海州城的最佳時機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
因為兩天后,清廷新封的宣威大將軍,安親王岳樂率正白旗三千及新軍一萬,共一萬三千大軍增援海州。
自此,不管是錢翹恭還是魯之域,自知憑手上兵力,再無實力撼動海州城。
而岳樂一到海州城,首先動刀,在大軍之前,當眾斬了濟席哈、藍拜,并下令封堵海州城三門,僅留北門,與外聯絡和補給。
自此,海州之戰,雙方進入了短暫的僵持階段。
……。
揚州府,那個被清軍屠沒了的衡陽古鎮。
突然就熱鬧起來了。
不斷地有民眾,三三兩兩地往衡陽方向而來。
而鎮上一片破敗的焦地,也已經被清理出來,大有枯樹發新芽的意思。
原本縣衙所在地,已經搭起了一間偌大的房子。
說它是房子,有些抬舉它了,最多只能算個——篷。
不過這不影響它的威嚴,它的門口,不,應該是洞口,橫著一塊牌匾,原本應該書寫“某某縣衙”的牌匾上,此時寫著六個七倒八歪的大字——衡陽守備衙門。
這種三不像的衙門,卻吸引了太多的人。
門外排著長隊,一直排到數里遠,就快到鎮口了,還不斷地有人加入排隊隊伍。
沒有人去質疑這三不象的衙門合不合法,更沒有人質疑,這三不象的衙門內那個官,是不是合法。
門外排隊的鄉民甚至為了前后還爭執了起來。
“儂急什么急……趕著投胎啊?”
“老子就急了,怎么著?”
“知道這是作啥嗎……招兵!要上戰場的!”
“老子知道,不招兵還不來呢!”
“嘖嘖……不知死活。”
“你知道死活……那還來?”
“呃……這不是說餉銀高嘛,咱當幾年兵,給娃掙個娶媳婦銀子。”
“那要是萬一死了呢?”
“呸……你才萬一死了呢……就算真萬一了,不也有撫恤銀子嘛,也夠娃兒娶媳婦了。”
“你真不怕死?”
“怕啥?不就一條命嘛……韃子在時,也沒見那些怕死的活著啊……咱村里一好好的壯娃兒,找著鋤頭去村外田里,被韃子一箭射死,結果咋樣?里正連個屁都不敢放!”
這話引起了邊上不少人的共鳴。
“對,對……這亂世道,人命最不值錢……能為家人換口吃的就不易了,你還以為大明朝哪,雖說貪官如毛,可終究還有個說理的地。”
這些人哪,特別是剛爭執的兩個,吵著吵著就聊上了,還越聊越歪,一會就不知道歪到哪去了。
“哎,聽說這次是北伐軍招兵……對吧?”
“沒錯。”
“聽說北伐軍是江南吳王的私軍?”
“咝……你不懂了吧?那不叫私軍,那叫王師!”
“瞧你得意樣……王師是皇帝老兒的親軍,吳王殿下可不是皇帝。”
“就算現在不是,以后也是……早晚的事。”
“哎哎……你們說,北伐軍怎么想著來咱們江北招兵,江南沒青壯了嗎?”
“咦,瞧你說的……人家是看得起咱們哪,你想啊,每月三兩銀子,夠買三石粳米了,平日吃飯穿衣還是人家管著的……多好的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