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這些士兵給了劉放忠告,守住鎮外西邊的唯一通道,就能保衡陽鎮平安。
劉放還是“善于納諫”的,況且鎮外小山,那是他的戰功和驕傲啊。
于是,傾劉家花炮庫房的火藥,在鎮外小山邊的官道,重新埋設了大量陷阱、地雷。
這個時候,確實可以稱為地雷了,因為有了北伐軍士兵的指導,裝藥有了標準,安放導線也規范了,埋設間隔、范圍也有了規矩。
從這方面來說,此時的埋伏,要比羅科鐸當日所遭遇的,更有殺傷力。
這些,勒度和他的軍隊自然是不知道啊。
騎兵在前,集斥侯、先鋒于一體,后面三千新軍如同游山玩水一般地行軍。
本來嘛,在他們心里,這就是一次沒有難度的差事。
誰能想到,已經被屠戮殆盡的區區一個小鎮,竟然在短時間集結起一支堪稱“強大”的武裝?
當六百騎兵有一半進入伏擊時,早已等得心急的老劉,興奮地下達了進攻命令。
而且是總攻。
早了,真得早了。
如果等騎兵前鋒要出未出埋伏時發動,那效果會好一倍都不止。
至少,可以重創這支騎兵,那么之后的戰斗,就可以不用顧忌騎兵側翼突襲了,困難會小得多。
可惜,這時的老劉已經急不可捺了,他要在自己的部下面前,重現當日的輝煌。
在他一聲令下,引爆了預先埋設的土雷,一時間,整段官道上爆炸聲響成一片,火光、塵土彌漫了戰場整個上空。
這個時候山上所有人幾乎都興奮起來了,他們認為這樣的爆炸,敵人應該已經全被炸趴下了。
于是,老劉大手一揮,“殺韃子嘍”,象極了當日都比長的口氣。
二千人哪,有一個算一個,大呼著“殺韃子嘍”往山下沖。
這氣勢確實是強大的,漫山遍野啊。
可沖到半山腰時,爆炸激起的塵土漸漸散去,戰場上態勢開始依稀可見。
其實那六百敵騎,真正被炸死炸傷的,尚不及一半,至少有三百多騎,是向邊上水田散開的。
而他們身后的敵軍三千步兵,根本沒有任何波及,最多,也只是嚇了一跳。
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新軍,開始組成齊射陣形,抬槍向山腰上沖下的人輪番射擊。
說時遲,那時快。
一輪輪的齊射,山腰上的義軍不斷地被矢石、彈丸擊中,一片片地倒下、滾落。
所有人心里都想著逃和躲,可腳步不聽使喚啊,往下沖的慣性,還有驚慌,讓他們一時止不住,就這樣,所有人在這光禿禿的山腰上,成了清軍火槍兵的靶子。
這個時候,劉放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,撤退!
做這個決定很難,特別是象劉放這樣的心性。
但劉放有過之前的戰場閱歷,老張和當初追隨他的五百衡陽青壯的死法,讓他刻骨銘心。
打不過,那就得逃!
可就算劉放撤得快,二千人,就在這短短一瞬間的功夫,折損了近八百人。
也就是說,義軍的傷亡幾乎是清軍遭遇伏擊時損失的一倍還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