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爭也沒想到,他一直尋找的突破口,竟會應在這樣一個貨色身上。
聽聞捷報之后,吳爭特意趕往衡陽,一來慰問、犒賞義軍將士,二來衡陽此次大捷,讓吳爭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劃實施,掃清了最關鍵的障礙,吳爭得親眼看看這支軍隊,以對計劃作出相應變動和完善,三來也想見見這個運氣好到不可收拾的幸運兒。
天曉得,吳爭在見到劉一手時,心里的失望。
“呃……你就是那個吳王?”劉放抱拳一抬,大咧咧地打量著吳爭,“你可跟咱想象中的不一樣……太年青了……咱鎮上象你這般大的,屁都不是……呃,你來衡陽,是不是要犒賞咱?咱沒不敬的意思,可話要說頭里……那個池將軍先前許諾了,只要咱有多少人,就給多大官……咱現在有上萬人了……一萬多少來著,象是一千……不,應該是二千……。”
吳爭目瞪口呆了,他發覺,羅科鐸、多尼、阿卡蘇……死得冤。
怪不得阿卡蘇話都沒留一句就抹了脖子,想想也是,和這種貨能說什么?還不如早死早投胎呢。
“孤……授你衡陽衛指揮使,如何?”吳爭原本是好意,劉放手中已經有了上萬人,確實接近了小衛編制,再說他的軍功已經大到了無賞的地步,可真要給他一個他無法承受的高位,反倒是害了他,所以,給他一個獨立編制,既賞了他的功,也不至于鬧出啥笑話來。
當然,吳爭也有點點戲弄劉放之意。
衛的封號,一般是府名,也有府治所的縣名,或者是軍事重鎮,但一般要隘設的是所。
獨沒有以鎮名封授的。
北伐軍中,只有一個先例,那就是瀝海衛,瀝海是鎮,按律設所,象吳爭剛到紹興時,就是梁湖千戶所的百戶。
設瀝海衛時,吳爭還只是個千戶,朝中魯王監國,所轄區區紹興府一隅之地,能授啥名?
無非是權宜之計罷了。
在北伐軍正式成立之后,也就改名了。
可劉放聽了一愣,“衡陽衛指揮使……是幾品?”
“正六品。”
“那不成!”劉放一口回絕,“池將軍答應過咱,只要有人,咱就是將軍……大將軍。”
敢情這廝嫌官小了。
吳爭是真暈了。
這貨連官制都沒搞明白。
時人都知道,建新朝也好,大將軍府也罷,以各衛分置,真正領兵者,絕非封號或者雜號將軍,而是各衛指揮使。
自副指揮使起,都可稱將軍。
而大將軍之稱,相當于三軍(步、馬、弓)統帥,總掌除京軍和皇帝親軍之外的天下兵馬。
可這貨愣是向吳爭要大將軍之位,難道想讓吳爭讓位于他嗎?
而除大將軍之外,就是封號大將軍,譬如有戰事發生時,臨時授封號將軍或雜號將軍一個稱號,什么“征東大將軍”之類的,象岳樂率兵南下時,就封了個宣威大將軍。
吳爭只能苦笑,大有秀才遇見兵,有理說不清的意思。
……。
最終,吳爭以大將軍名義,現編了一個將軍封號,授劉放為“招撫將軍”,正五品銜。
劉放這下滿意了,拱手、鞠躬、跪地謝恩,忙得不亦樂乎。
這開創了北伐軍現役中,衛指揮使啟用將軍銜的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