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次挫折以后,三部奉令南撤至安東衛休整、固守。
吳爭嚴令在沒有得到命令前,吳淞衛、風雷騎及沈致遠部不得離開安東衛一步。
這道命令雖然限制了北伐軍的進攻勢頭,但安東衛做為青州地面,實際上,北伐軍已經突破界域,進入了青州。
這對于之后的談判,迫使清廷在某些重要方面作出讓步,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江北三個戰場,此時等于合并成了兩個戰場。
而這兩個戰場,分別以鳳陽城的光復、夾倉鎮的挫折,漸漸地穩定下來。
不管是率軍西逃的阿濟格,還是日照方向嚴陣以待的岳樂、鄂碩,清軍暫時已經沒有反噬的力氣。
隨著鳳陽府清軍殘余被掃蕩干凈,夏完淳建陽衛攻入安慶府、廖仲平左營占領廬州舒城,吳爭最初發動這場戰爭的目標,已經實現。
本來,雙方應該定下日期坐下來談判善后事宜了。
可西邊,湖廣方向的大西軍,突然有了大動作。
十月初七這天,湖廣北部麻城方向的八萬大西軍傾巢而出,兵分兩路,分別由西部白沙關、木陵關、黃土關,東部長嶺關、松子關、栗子關,六個方向發起進攻。
經過一天一夜激戰,靠近廬州方向的栗子關,因廬州清軍被廖仲平左營掃蕩殆盡而率先被大西軍攻破,由此其余關口連續被突破。
短短兩天,商城、光州、羅山先后被大西軍收入囊中,也就是說三天時間,清廷失去了汝寧府半壁。
清廷朝野震動,如果說北伐軍在東南沿海的高歌猛進,只是在清廷設置的重重防御上撕開了一個口子,那么大西軍突然發難攻入河南地界,等于撕開了另一道口子,而且,這道口子,讓清廷根基發生了動搖。
因為清廷部署于東南沿海的重兵,幾乎都是朝廷可控的軍隊和將領。
可河南地界,雖說也有象喀喀木等清廷嫡系,可更多的是象吳三桂為首的降清明軍。
一旦局勢糜爛,降清明軍再次改旗易幟,那清廷恐怕真只能從哪來回哪去了。
迫于壓力,原本無須親自南下談判的濟爾哈朗,因為力排眾議,執意和談,受朝野輿論壓力所迫,他不得不坐船由大運河南下,欲與吳爭商議,由吳爭去與大西軍協調河南戰事。
可就在濟爾哈朗離開順天府的那個晚上,又一件足以影響局勢的大事憑空發生了。
……。
徐州發生民變。
短短一日之間,城中聚集起數萬人,憤怒地民眾沖向府衙及城中諸多衙門,其勢之在,堪與大西、大順有一比。
而徐州城及城外駐扎的多爾博二萬大軍,隨即對民眾進行了鎮壓。
剛開始時,手段還算保守,僅以盾牌阻、棍棒砸,到后來,便不可收拾,直接射箭、開槍了。
直接導致當夜城中血流成河,超過一萬的百姓被殺死,但也同樣導致了多爾博的這支大軍,被拖滯在城中巨大的民亂旋渦之中,無法輕易抽身。
這場民亂,實際上吳爭是始作俑者,吳爭早年給多爾博挖下的坑。
當時北伐軍攻入徐州,槍殺了多爾袞,雙方談判歸還徐州前,吳爭下了一道命令——打土豪分田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