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:感謝書友“于不咸”、“書友151101130700467”投的月票。
深秋的夜,已經微微顯冷。
夏完淳從侍衛手中接過一件披風,給吳爭披上。
在轉至面前為吳爭系線下帶時,夏完淳忍不住開口道:“其實……晉王或許也是身不由己,他所受的壓力,不必比咱們少。”
吳爭輕拍夏完淳的手背,以示感謝,“我知道。”
“其實,建陽衛與廖將軍左營前鋒,皆可西進,雖說兵力不多,但多少能護住大西軍側翼,可……晉王他們不同意啊。”夏完淳郁悶極了,“他們就是怕我軍與他們分河南、湖廣之地。”
吳爭沉默著,沒有說話,誰也不是傻子,這道理淺而易見。
夏完淳嘆了口氣,“哎……要說兩朝皆為明室……何必呢?”
“權、利二字罷了。”
“是啊。”夏完淳郁悶地看著月光下泛著鱗光的江水,“要是兩朝齊心協力,或許真能一鼓作氣,兵臨順天府城下。”
吳爭呵呵一聲,“有可能吧……但希望不大。”
“也是。”夏完淳點點頭道,“除了北伐軍大舉西進,在汝寧府不管是大西軍還是建陽衛,恐怕都難敵阿濟格與孫可望合力一擊……我部兵力不足,而入汝寧府的大西軍實力相差太遠了,如今汝陽方向清軍已經有備,如果阿濟格迅速向西與其會合,大西軍怕是……要吃虧啊。”
嘆氣會傳染,這一會兒,二人已經都嘆了好幾口氣。
吳爭悠悠道:“明知不易,偏偏無法阻止……立場決定了我的話他們不會輕信,或者,永歷皇帝不會采納。”
“你已經盡心了……晉王心里不會不明白的。”夏完淳寬慰道。
吳爭突然惱怒起來,“明白有什么用?這世間多少明白人,哪個不比你我更曉事,可最后呢……大明朝亡了,弘光朝號稱百萬大軍,被多爾袞、多鐸不足十萬人一戰而潰,你說他們是真糊涂嗎?”
夏完淳忙勸道:“王爺息怒……好在如今是王爺掌控朝局,必不會重演當年憾事。”
“難啊。”吳爭搖搖頭,“我就算能掌建興朝朝局,手也伸不進永歷朝去……誰肯放棄到手的利益……說實話,就算是我,我也不樂意。”
夏完淳認同地點點頭,“一朝天子一朝臣,一旦北伐功成,兩朝合為一朝,先不說皇帝只有一個,就說官職,多少官位將被抹去,降一級兩級算好的,賦閑養老都說不定,任誰也不甘心啊……王爺是對的,這個時候確實該停下來,否則,兩軍在北面一遭遇,一場大戰必定避免不了……親者痛仇者快,真正的骨肉相殘啊!”
“來時,我聽聞許多學子、生員,紛紛抗議與清廷停戰和談,雖還沒有將矛頭直接對準我,可誰不曉得,是我與清廷談判,促成了停戰呢?”
夏完淳稍有驚訝,“不瞞王爺,其實……太平府及周邊,也有相同情況發生……這事不可小覷,若被有心人利用,怕是會惹出大亂子來……王爺,得予以壓制才是!”
“算了吧,學子、生員年輕,血氣方剛,說出激烈些的話,也屬人之常情……難道派兵鎮壓,拿他們下獄,甚至殺了他們?我總不能不讓他們說話吧?”吳爭回過頭來,凝視著夏完淳,感慨道:“這天下,怕也只有存古是我的知音了。”
夏完淳見吳爭對此事不在意,心里想想也覺得應該不會太出格,畢竟吳王的聲名在江南就如神一般地存在,所以也就不堅持了,他伸出手來,握住吳爭的右手,堅定地道:“不管王爺最后做出怎樣的決定,我夏完淳及建陽衛,必定與王爺站在一起!”
吳爭有些感動,拍拍夏完淳的手背點點頭,一切,盡在不言中。
……。
返回杭州府的路上,吳爭興致一直不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