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密旨剛林、祁充格策動兵變之事,只有皇帝和他們二人知曉,可站在殿中的這些人,誰身后沒有各自的消息來源?
這要是萬一走漏出風聲……洪承疇、范文程此時心中的恐懼,無以復加。
可到底是經過風浪磨礪過的人精啊,范文程突然出列向福臨奏道:“滋陽一戰,睿親王誓死效忠皇上、朝廷,力抗強敵,忠勇有加,為臣等楷模,當追謚……剛林、祁充格以下犯上、陰謀叛亂,可視以通敵、謀反,當抄家誅族予以嚴懲……!”
這話一出,福臨回過神來,他也是嚇到了,多爾博并無反行,做為皇帝,無故戧害重臣,這可不是光彩事。
有道是“君視臣如草芥,臣視君如寇仇”,這事要是傳揚出去,“明主”、“明君”之類的稱號,恐怕與福臨無緣了。
此時范文程的進言,讓福臨如釋重負,他立即接上道:“睿親王因他們二人喪命,滋陽城失守,數萬將士也因他們之故……此等奸賊,不殺不足以平民憤……當抄家誅三族!”
可憐剛林、祁充格尸骨未寒,就背上了以下犯上、陰謀叛亂、通敵等等罪名,這些罪名,隨便選一條足以毀家滅族的,他們全攤上了。
而多爾博還算幸運,居然最后還混了個封賞、追謚,可惜,他年紀比福臨還小,沒有子嗣,連尸骨還遺留在滋陽城中,封賞、追謚,要來何用?
……。
滋陽之敗,讓整個清廷難得形成了上下一心的格局。
不管是濟爾哈朗所領滿臣,還是洪、范一脈漢臣,亦或者是博洛這個“新興”勢力,由此形成了共識,那就是,戰!
清廷開始全兵皆兵,不,滿族人口不多,從來都是全民皆兵,這里指得是,此時清廷已經不再計較滿、漢之別,只要滿十四歲,不足四十歲,皆在征召之列。
為了讓漢人效命,清廷甚至開放了中、下級軍職,也就是說,只要立下戰功,不計出身、民族,皆可晉升。
從皇太極時就提倡的滿漢平等,到了福臨這一代尚未真正付諸于行,僅一道“滿漢通婚”詔書,就折騰了五年之久。
可現在,滋陽一戰,倒是加速了清廷的“民族政策”進程,令人不覺菀爾,細思之下,卻又心驚膽顫。
試想,整個北方,數千萬人口,這些人中,九成九都是未開智的,他們不在乎什么民族、國家,只要朝廷稅收得少,官、紳少欺壓些平民,家中有個十天半月的余糧,才不管誰當皇帝呢。
特別是順天府以北土地,那兒的漢人幾乎已經被滿族同化,不管衣著、言行皆與滿人無異。
清廷,就是他們心中唯一的朝廷,而建興朝和永歷朝,對他們而言,就是偽朝。
如此,又怎能不細思極恐呢?
……。
徐州城,府衙。
稱它為府衙,那是因為它的前身真是府衙。
可從多爾袞入駐之后,就擴建成了行轅。
而此時,再叫行轅,叫指揮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