冒襄起身道:“滋陽大捷,兗州再無可與我軍抗衡之敵,以襄之見,當令陳勝將軍率部急速向北挺進,一來,增援宋安、錢翹恭二位將軍,二來,若能擊潰鰲拜所部,那進攻濟南府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,只要攻克濟南,青州、萊州、登州三府就成了孤懸之地,光復指日可待。而就算陳、宋、錢三位將軍無法擊潰鰲拜所部,將戰線穩固于濟南府,那兗州也就是王爺囊中之物了,若清廷來交涉,哪怕是千百萬黃白之物,也絕不還回去。”
吳爭無語,他聽出來冒襄又在隱指自己之前一戰,將徐州換了銀子之事。
不過吳爭此時心里高興,畢竟滋陽大捷嘛,想了想道:“陳勝所部北進,若東昌、大名二府清軍東攻,滋陽就危險了。”
冒襄道:“王爺放心,東昌府僅三千清軍,大名府多些,但也只六千人……這樣,臣請前往大名府一行。”
“何意?”
“臣與大名府總兵有數面之緣,如今王師北攻至滋陽,應該可以說降。”
吳爭問道,“可有地把握?”
“六成。”
“六成已可一試!”吳爭指著魯進財,對冒襄道,“孤讓他帶些人一路護送你去。”
冒襄忙搖搖手道:“不必多此一舉……襄以白身入大名府,反而能避人耳目,也不會被人擋在門外,而陳將軍北進,王爺要前往滋陽坐鎮,豈可少了魯大人在身邊?”
吳爭想想也有道理,于是點頭道:“不必強求,若事不成,盡速返回,有孤坐鎮滋陽,區區數千烏合之眾,何懼之有?”
……。
然而,相較于北伐軍這邊高歌猛進,汝寧府那邊李定國陷入了困境。
而且不是一般地困境。
李定國至商城才知劇變,他一面向永歷稟報戰況,希望調整既定戰略目標,一面派人三路救援。
原本他是想守住商城,那么只是既定目標無法達到罷了,已經到手的果實能守住,畢竟大西軍兵鋒已經從湖廣攻入汝寧府了。
可李定國沒想到的是,阿濟格會悍然大軍強攻商城。
他更想不到的是,在岳陽臨時駐蹕的永歷帝,竟迅速北上至武昌府,還在這一路上連發六道旨意,令李定國加緊北攻,一舉攻下開封。
這不是開玩笑嘛,先不說大西軍此時補給線漫長,身后湖廣差不多被大西軍“搜刮”干凈了,十幾萬大軍二千里奔襲,此時的大西軍完全可以用“強弩之末”來形容了。
其實李定國的決策很英明,就該固守商城,哪怕阿濟格瘋狂強攻城池,那也是一場消耗戰,大西軍以城墻為憑恃,阿濟格想速勝,那根本就不可能。
只要等到援軍趕來,阿濟格諸部被反分割、包圍,也不是不可能。
可惜,永歷帝朱由榔心性與崇禎雷同,屬于“明君”之列。
典型的志大才疏。
這話說得或許有欠妥當,但事實上,很多時候,好心,一定會辦壞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