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翹恭率風雷騎突擊迎面而來的清軍弓弩、火槍兵。
在雙方接近至二里地時,清軍突然向中心收縮,人員密集到堪稱肉墻的地步。
敵人瘋了嗎?
這是錢翹恭第一反應,騎兵沖鋒,步兵不散開反而收縮,這不是找死是什么?
可錢翹恭隨即反應過來,北伐軍不就是這樣迎敵的嗎?
單發槍做不到連射,且裝填需要時間,只有密集才能保持火力強度,同時讓火力得以連貫。
如果這時,錢翹恭能迅速下令向兩側迂回,反身撤退,待重新調整部署后,再進攻,那么這仗的結果會更“暢快”些。
可錢翹恭想賭一把,賭這二里的距離,清軍無法阻止己部騎兵,這說明錢翹恭已經作好了犧牲一部分兵力的準備,他的目的也很單純,那就是不能讓宋安和銳士營因自己的晚到而遭受重創。
戰斗迅速開始了,二里的距離,就是眨眼、眨眼、再眨眼的時間。
錢翹恭很快就后悔了,清軍弓弩手、火槍兵幾乎同時射擊,火槍致遠、弓弩及近,矢石如蝗,箭矢如雨,風雷騎幾乎是一頭撞進了矢蝗箭雨之中。
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,前鋒整整三橫排的騎兵,連吭都沒吭一聲,栽落馬下,而后面騎兵還在往死神鐮刀上撞。
一里距離開始,每進一步,皆是死人。
好在清軍終究沒有銳士營的連發槍,他們來不及裝填,第二輪射擊時,就只有弓弩了。
而風雷騎與北伐軍火槍兵不同的是,他們身上有皮甲,這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傷亡數量。
當風雷騎兵撞穿清軍陣線時,傷亡已經飆升至五百以上。
一個照面,折損近二成騎兵,而對方是步兵,傷亡略高于風雷騎,鰲拜終究還是賺了。
風雷騎撞穿清軍陣線,錢翹恭這時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,那就是已經到了這地步,就不管不顧了。
他一聲令下,沖過清軍陣線的風雷騎全員,筆直地直撞正在圍攻銳士營的清騎。
但清騎是南北兩個方向對沖銳士營的,風雷騎由東向西進入戰場,必須轉向分兵。
錢翹恭沒有多想,率全軍向南轉向,目標,清軍中軍營鰲拜。
此時二者間的距離是四、五里。
鰲拜發現風雷騎意圖時,著實驚出一身冷汗,他迅速旗令北向騎兵回援。
然而,此時正處于瘋狂進攻銳士營的清騎,想要驟然轉向,非常困難,四、五里的距離,根本來不及。
鰲拜令身邊六百親騎迎戰來敵,期望能頂住,為北向騎兵回援創造時間。
按理說,這是有極大概率可以擋住風雷騎的,事實上,也確實擋住了,但鰲拜忽略了一點,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,那就是風雷騎不是單純的騎兵,而是槍騎兵。
鰲拜是知道槍騎兵的,錢翹恭為清廷組建過一支槍騎兵,而且戰績裴然。
可鰲拜此時忙中出錯忘記了,他此戰最大的指揮失誤,是太貪心,想兩頭通吃,結果,中軍營空了,僅剩六百親衛騎兵。
可不得不說,這六百親衛騎兵,還是強悍地擋住了錢翹恭所率二千多騎兵的瘋狂沖擊,錢翹恭本人離鰲拜最近處,不足二十步,能看見鰲拜臉上兇悍中帶著一絲驚駭的表情。
鰲拜迷信于滿騎的戰力,戰場上也體現了這點,這讓他自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