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克薩哈吱唔起來,索尼趕緊道:“吳王息怒……這是誤會,其實我朝已經控制滋陽城……派濟南將軍率兵南下,只是為了穩固兗州局勢……可一時間難以告知吳王殿下,才有了這場誤會。”
“誤會?”吳爭哂然道,“那等北伐軍兵臨順天府城下時,孤也與你家主子好好聊聊其中的誤會?”
這話一出,索尼與蘇克薩哈皆臉色灰暗。
不可否認,鰲拜大軍的覆沒,清廷短時間難以彌補這個兵力空隙,就算此時朝廷已經聞訊,調大軍至濟南府堵上這個空隙,怕也需要數天,甚至更多時間。
也就是說,北伐軍是具有一鼓作氣北攻至京畿周邊可能的。
這對于清廷來說,就是一場災難。先不管能不能真攻破順天府,或者近不近得了順天府,但只要北伐軍兵鋒觸及天津三衛,這對清廷根基的撼動后果是不可計量的。
人心嘛,都是這樣。
明亡那一幕,六年之后的此時,同樣會在清廷身上出現。
無數降清的漢人將領都會動搖,是陪著這條船沉沒,還是反戈一擊,爭取將功贖罪,給自己一條后路?
這種選擇會越來越提上日程,頻率也會越來越高。
這樣一來,尤顯得這場和談的重要性了。
蘇克薩哈、索尼目光對視之后,蘇克薩哈道:“還請吳王殿下提出切實可行的新停戰條件……之前的十三條確實不妥。”
這是示弱了。
其實這也是一種策略,索性一屁股坐地上了,怎么處置你說了算,就用不著來虛頭巴腦的來回推拉了。
吳爭慢慢起身,左右掃了二人一眼,突然笑道:“總不能不給人路走不是?本王是個講理之人……這樣,孤也不強人所難,以兩軍實控線為邊界簽訂停戰和約,如何?”
蘇克薩哈、索尼臉色死灰,實控線為界?
原本朝廷尚不同意北伐軍染指青州安東衛和兗州,才有岳樂增援安東衛和鰲拜入駐濟南府。
可如今,不但北伐軍穩固了安東衛,而且小汶河之戰,更是將兩朝邊界向北推了近千里。
要知道,小汶河可是在濟南府地界啊。
如果真按這邊界劃分,那等于朝廷數天之內,淪喪了整個兗州,還加上了濟南府南部。
這種和約,誰簽誰作死啊,就算朝廷同意,二人回去也得就人用唾沫星子淹死。
可吳爭還有后話,“二位回去請示吧……孤不急,只是我軍在小汶河的精銳恐怕一時接不到本王令諭,或許就地休整之后,會向濟南城進攻,到時再一次開戰,那條件就得另談了……李颙,派人送二位大人安全離開徐州。”
說完,吳爭甩袖離開,留下臉如死灰的蘇克薩哈、索尼呆呆木立。
索尼吶吶道:“戰場上得不到的,談判桌上一樣得不到啊!”
這話是吳爭在第一次江北大戰后,與多爾袞面談停戰事宜時說起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