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吳爭的目的已經達到。
讓朱由榔召見李定國,從而使得李定國擺脫孫可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可能,這就是他此次同來的目的。
畢竟李定國沒有負朱由榔,朱由榔此時也沒有與李定國起嫌隙的打算。
只要李定國還掌控朝政、大西軍兵權,那么孫可望就無法搞事,一個沒有多少兵權的空頭王,無法對吳爭既定的北伐戰略,形成太大的影響。
可關鍵之處在于,孫可望此時是主場,可以強硬阻撓李定國見皇帝。
君臣之間,就算再好的交情,通過中間人傳話,也必生間隙,何況傳話人有惡意。
吳爭并不是真的要逼朱由榔交付撫恤銀子,此次增援,也不是為了朱由榔的永歷朝,而是為了李定國和大西軍。
所以,傷亡撫恤只是一個借口罷了,縱觀整個永歷朝,能與吳爭說得上話的,也只有李定國了,朱由榔想賴賬,那就得仰仗李定國。
但吳爭還是疏忽了關于吳三桂投永歷朝之事。
這與吳爭的心性有關,在吳爭看來,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,你朱由榔哭著喊著要去上吳三桂的當,與我吳爭何干?
當然,吳爭也不確定,吳三桂是不是真的要歸永歷,歷史上,吳三桂最后確實是起兵造反的,所以,就象對朱由榔說的,這事真要能成,對北伐大業是有極大好處的,至少可以少死許多人,至少可以提早北伐成功的日子。
既然朱由榔愿意冒險一試,就任由他去吧,自己坐享其成就是,正好避開了任用漢奸的壞名聲。
吳爭此時想的,就是叮囑李定國,日后千萬留意吳三桂異動就是了。
……。
讓吳爭吃驚的是,這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里,孫可望與李定國就在原來的大堂內,大眼瞪小眼的對峙著。
連桌上原本還冒熱氣的菜肴,都已經冷了。
這是要鬧哪樣?
吳爭打著哈哈道:“二位王爺,我可是餓了,得吃些祭祭五臟廟了……!”
見吳爭回來,孫可望立馬換上了一張笑臉,“聽手回報,吳王與我皇相談甚歡……如此看來,吳王要的……定是解決了?”
吳爭打著哈哈,毫不客氣地入坐,右手酒壺,左手酒杯,也不謙讓,自斟一杯,嗞溜下肚。
孫可望這才會意過來,大喝一聲:“來人,快將涼了的撤下去重做……吳王海涵,不知吳王如此快就回來……。”
“無妨。”吳爭將酒杯往桌上一放,“能填肚子就行,都是帶兵之人,沒那么矯情。”
孫可望呵呵笑著,坐到了吳爭身邊,剛想伸手去取吳爭放下的酒壺,不想吳爭迅速拿起,招呼著李定國道:“晉王就別干坐著了,今日借秦王的花獻晉王這尊佛……日后還請晉王手下留情,容我軍在汝寧府及周邊混口飯吃。”
李定國聽了一怔,吃驚地看著吳爭,吳爭這話何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