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消息來得雖然突然,但細想起來,也不突然。
已經被逼到了墻角上的清廷,再怎么著,也得張嘴露露它的獠牙。
這幾年,被北伐軍打得全無招架之功的清廷,其實也在改革,譬如組建了十多萬的新軍。
只是隨著多爾袞的死,清廷內部權爭紛紛,一時形成不了合力,與北伐軍死懟罷了。
這次突然發難,顯然,吳爭的停戰條件,深深地觸動了清廷各方勢力。
吳爭有些后悔提出如此苛刻地條件了,讓清廷繼續內亂下去,不用多……再一、二年,那應對起來就容易多了,不象眼下,諸衛都打得精疲力竭急須休整。
不過,既然敵人亮招了,那就得接。
吳爭從來都不懼敵人的主動進攻,因為,這一樣能令己方內部各個利益群體同仇敵愾。
……。
在吳爭離開徐州來商城的那一天。
順天府發生了一場“政變”。
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變,而是一次權力場上清洗。
端重親王博洛,聯合宗室中多爾袞的一脈滿族將領,集結府衛突然發動封鎖幾個城門,然后對城中各個江南商會的店鋪進行查封,許多處長林衛暗樁被掃蕩,五十多人被當場格殺,數百人被捕。
與此同時,吏部尚書沈文奎、大學士陳名夏等十多個重臣被緝拿入獄,連帶著禮部尚書錢謙益也被下獄,緊接著就是無休止地拷問審訊。
僅僅一天時間,整個順天府雞飛狗跳。
問題是,象濟爾哈朗和洪承疇、范文程等人對此事前皆不知情,完全是博洛一手操弄。
隨著事件的明朗,當天夜里,濟爾哈朗和洪承疇、范文程等人連夜進宮,將此事奏報福臨,欲調皇帝禁軍平亂。
原本,這事應該可能被“糾錯”的,不管是濟爾哈朗和洪承疇、范文程,還是福臨本人,皆不贊同此時與南邊撕破臉。
可就在君臣商議一晚上,準備天色一亮,就調禁軍平亂時,一道奏章改變了一切。
這是蘇克薩哈、索尼在離開徐州前,派快馬急遞的奏折,上面寫明了吳王提出的一應停戰條件。
正是這道奏折,令福臨勃然大怒,他當場立誓,要與建興朝決戰,而且就在當下!
那么這樣一來,博洛的擅動,反而成了清廷出兵前的祭旗行動。
原本的不合法,瞬間變成了合法。
不僅如此,博洛還被正式授于大將軍銜,總署此戰一應事宜,權力之大,連叔王濟爾哈朗都得對博洛禮讓三分。
隨后,福臨正式頒下詔書,向建興朝宣戰。
這是清廷第一次向建興朝宣戰,之前建興朝向清廷宣戰時,清廷一直沒有同等回應。
而國戰詔書一下,清廷的戰爭機器就此開動了,原本幾個格格不入的齒輪,也在強大的合力之下,慢慢地轉動起來。
博洛率他的健銳、火器二營新軍為前鋒,先一步南下,之后主力大軍正在集結。
至此,如今在青州地界的清軍,算上岳樂所部,已經高達八萬之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