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:感謝書友“20191113195107383”、“飛羽”投的月票。
沒等錢翹恭問,怪事就發生了。
對面清軍突然異動,偃旗息鼓,一聲不吭掉頭就走。
錢翹恭詫異地問祖大弼發生何事。
祖大弼呵呵詭笑道,“將軍盡管放心就是……好事,大好事!”
確實是大好事。
當天,風雷騎跟隨清軍入平山衛,隨即改旗易幟,成了“清軍”。
此夜,祖澤潤率平山衛,以稟報戰況的理由,賺開了聊城城門,以八百騎兵,一夜之間掃蕩了整個城池。
天亮時,東昌府已經在平山衛控制之下。
兵不血刃哪!
站在聊城城樓上看風景的錢翹恭,不由得感慨,果然是打仗親兄弟、上陣父子兵哪,這不,攻一城池,如同云長斬華雄,手到、即來!
聽得邊上祖大弼、祖澤潤叔侄哈哈大笑不止。
……。
為何會這樣?
那就得從祖大壽說起。
祖大壽此人,不管今時、后世,皆頗具爭議。
這世道,明將降清的,多了去了。
譬如三順王孔有德、尚可喜、耿仲明之流,譬如沖冠為紅顏的吳三桂。
人們對于這些渣滓,有一個通俗易懂、不具爭議的概括……漢奸!
【看書福利】關注公眾..號【書友大本營】,每天看書抽現金/點幣!
可唯獨這祖大壽,似乎夠不上這個等級。
說起來,祖大壽前后降過兩次清,應該是漢奸無疑了。
可問題就出在“前后”二字之上。
祖大壽,字復宇,遼東人。
他還是吳三桂的舅舅,親的那種。
祖家世代行伍,雖夠不上將門稱謂,但也相去不遠了。
祖大壽世襲明朝寧遠衛軍職。
其父祖成訓,曾任遼東副總兵。
天啟元年,祖大壽任職中軍游擊。
天啟六年,努爾哈赤攻寧遠,被守城的祖大壽用大炮炸傷,明軍乘機大敗后金軍,祖大壽以軍功升副總兵。
次年,皇太極親率后金軍圍錦州,攻寧遠。
遼東巡撫袁崇煥令祖大壽帶領精兵四千人繞到敵后,總兵滿桂、尤世威等率軍至敵前形成犄角之勢,和清兵激戰于寧遠城下。
祖大壽等大戰城外,士卒多戰死,仍力戰不退。
皇太極見勢不妙敗走,史稱寧錦大捷。
之后,袁崇煥于崇禎元年督師遼東,祖大壽升任遼東前鋒總兵,掛征遼前鋒將軍印,駐守錦州。
按理說,這樣的履歷,除非自甘墮落,否則,想降清也難啊!
人活一張臉嘛,好意思降清嗎?
可崇禎二年,袁崇煥被剛愎自用的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下獄治罪。
聞訊的祖大壽既寒心又憤怒,遂率部東向出走。
但之后又被勸返。
次年八月,袁崇煥被凌遲處死。
崇禎四年,祖大壽被皇太極圍困在大凌河城,明軍幾路救兵四次援救,都被后金軍擊敗。
祖大壽的多次突圍也沒有成功。
大凌河城被圍了三個月,城內的糧食吃完了就殺馬吃,馬吃沒了,就殺人相食。
皇太極兩次致書祖大壽勸其歸降,終于,祖大壽殺死寧死不降的何可綱開城門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