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換作別的事,宋安已經得到吳爭授權,肯定也應下來了。
可這事太大,北伐軍在吳爭有生之年,不踏入桐廬,這豈不是造就出一個國中之國了嗎?
宋安好說歹說,方國安就是不肯松口,于是只好再派信使請示吳爭,這么一來,談判之事就耽擱下來了。
雖然杭州府衛已經里三層、外三層團團圍住白洋池,可宋安萬萬是不敢下令攻的,這不用請求吳爭,就連宋安自己,連想都不敢想,以“生是吳家人,死是吳家鬼”為人生信念的宋安,恐怕寧可自己死,也不忍有著再生之恩的吳老爺子有一丁點的閃失。
……。
一艘形似紹興烏蓬船的小舢板上。
吳老爺子負手立于船頭,這些年的教書育人,更讓吳老爺子添了幾分文人之氣,被湖風輕輕一吹,顯出幾分仙風道骨來,讓人欽慕不止。
小小的船艙中,一只暖爐上,茶壺“嘟嘟”地冒著水汽。
這南方人啊,可以一日無米,絕不可一日茶。
方國安原本是想與吳老爺子聊聊天的。
這些天來,方國安算是“恪守”為臣之道,對吳老爺子敬重有加。
但凡叛兵打上一條鮮魚來,方國安自已舍不得找牙祭,定會派人送來孝敬吳老爺子。
可這兩天,與宋安談判不利,趁著請示吳王這個空隙。
方國安打算走走吳老爺的路子,給自己和部下的生路,多上一道保障。
奈何,吳老爺外柔內剛,根本不給方國安開口的機會。
這不,寧可站在船頭吹湖風,也不肯坐下與方國安促膝相談。
看著背對著自己的吳老爺子,方國安心里是急得如貓撓一般。
在吳爭麾下幾個年頭,吳爭是什么樣的人,方國安自認熟知能詳。
方國安不太相信吳爭的承諾、保證,他更愿意相信吳老爺。
在他心里,吳爭此人行事不講規矩,但吳老爺子,卻是個言出必行的君子。
只要吳老爺肯點頭作個保證,已經有了赦免詔的方國安,甚至愿意不等吳王承諾,就立即釋放吳老爺回去。
這些天來,方國安是心驚肉跳啊,花甲之年的吳老爺,在湖中被風吹著了涼,萬一有個閃失,自己和部下,那真沒得活了。
好在吳老爺配合,不管任何事,只要方國安開口,他都配合。
唯獨現在,吳老爺一句“漢賊不兩立”,生生將方國安要說的話,擋了回去。
方國安心中苦笑啊,何為漢,何為賊?
不過,方國安也不惱,自己先是明臣,后降清,再復歸,此時,又助大長公主復辟,可不……就是一個三姓家奴嘛!
成者為王敗者寇啊,方國安心里喟嘆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