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彩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征……甚至已經到了請期的步驟。
幸好宋安執意認為,他的婚事,怎么也得等到此戰大捷之后,少爺回來為他主婚。
所以,這婚事就拖了下來,就待親迎最后一步了。
可人算,總不如天算。
誰會想到,陳子龍會突然謀反,釀成如此不堪收拾的局面。
上千人死了,數千人被捕,城中數十世家豪門在一夜之間被掃蕩一空,宋安親自下令,甚至為首幾家還是他親自帶人抄的。
杭州城中的恐慌,如同瘟疫一般向周邊漫延,連宋安都能看出,這是大亂的前兆。
殺人只會激發起更大的仇恨,可不殺人,就會被人殺。
這是一道最傷人的兩難題。
宋安知道,也知道吳爭知道。
吳爭不問責、不怪罪,越是平靜,宋安越心慌。
他恨死了陳子龍,多好的杭州府,多太平的日子啊,愣是被他一念之私,盡毀了。
……。
吳伯昌正疑惑于吳爭所說的“懂了”。
他是真不明白,兒子究竟懂了什么。
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宋安,吳伯昌心里生起一種悲涼。
人,真得只可同患難,而不能共福貴嗎?
不,爭兒不是那樣的人!
吳伯昌收拾起心緒,起身攙扶宋安。
“小安哪,在老爺心里,你和二憨,皆是我的孩子……與爭兒并無二致。”吳伯昌低聲道,“別人……咱不奢求,可你和二憨心里應該明白,你們與爭兒,非主仆是兄弟……!”
“是兄弟,便該禍福與共,相互坦白,不可因小怨而疏遠……!”
“人心最怕的不是誤會,而是明知誤會而無法解釋!”吳伯昌輕喟道,“你與陳家的婚事,責任不在你,亦不在莫老,是老爺我……不該操這份閑心啊!”
宋安急道:“這不怪老爺……是小安愚鈍……其實少爺當時聞聽就臉色一變……小安卻疏忽了這點……是小安的錯,小安愿受罰……今日小安來求老爺,只是不想讓少爺對小安心存芥蒂……!”
吳伯昌微微頜首:“老爺明白……你別急。”
說到這,吳伯昌長吁一口氣,“自古以來,階層之間的鴻溝,絕不輕易跨過……雖說你在老爺和爭兒心里,是吳家人,可在外面眼中,依舊是個下人,哪怕是你軍功在身,已經有了四品官銜……在他們眼中,你還是下人!”
“是老爺的錯……竟以為,他們愿意放棄門戶之見!”吳伯昌有些憤怒起來,“他們怎么可能……沒有任何用心地將嫡女許于你、許于吳家……或許在他們眼中,吳家亦不過是始寧鎮上一鄉巴佬、土地主罷了!”
宋安有些驚愕地看著吳伯昌,見吳伯昌生氣,忙起身為吳伯昌撫胸捶背,“老爺別生氣……小安知錯了……小安當日就親手抓捕了陳子龍、踹了他半死……也親手將為首幾戶抄家入獄……他們瞧不上咱,咱還瞧不上他們呢……只要少爺有一日背北面南……哼,急死這些鳥人!”
吳伯昌被宋安的這番話一說,忍俊不禁,笑罵道:“哪里學來的這些俚語……是爭兒那嗎……不學好!”
說到時這,吳伯昌正色道:“雖然婚事不成……但好歹是行過聘的,你這翻臉不認人,于理不合,反墮了吳家門風……陳子龍罪與不罪、何罪,自有律法勘合,你不必為了洗清自己身上嫌疑,而變本加厲……此,為君子所不為矣!”
宋安恭敬地應道:“老爺教訓得是,小安當時也是心焦二位王妃的安危……才沒控制住心中邪火……以后絕不敢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