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爭的話,諸將開始聽時,還悶悶不樂。
可聽到后來,一個個笑了起來。
“謹遵監國殿下諭令!”
吳爭苦笑,看來自己此生,就算再努力,也做不成一個,君子!
諸將心滿意足的回去了。
只有沈致遠這貨,死賴著不走。
“你方才說的,是真是假?”
吳爭有些不耐,“是真是假,到時便知!”
“那是不是得做些準備?”
“什么準備?”吳爭疑惑地看著沈致遠。
“你……!”沈致遠一副怒其不爭的模樣,“北伐軍中不少人,都與朝中重臣,或者大將軍府諸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……總不能讓風聲傳出去吧?”
吳爭怒了,“怎么著……你還這想對清洗軍隊?”
“不清洗,如何保證到時不發生兵變!”沈致遠據理力爭,絲毫不懼的回瞪吳爭,“除非,你剛才說得是假的!”
吳爭慢慢坐下,看著沈致遠好一會,然后抬手,指著門外,“……滾!”
“黃昌平,從今日起……孤不想見此人!”
……。
人,有時候很奇怪。
仿佛這地球,離了某個人就不轉了。
可真當沒了這個人,其實日子一樣過,歌照唱、舞照跳。
建興朝沒了皇帝朱蓮壁,這場戰爭打到現在,事實上,朝野磨合,反而順溜得多了。
永歷朝也沒有了皇帝朱由榔,李定國一樣帶傷率軍,在平定西北。
也沒見永歷上朝堂諸位重臣,日子過不下去啊。
按這樣說,什么“國不可一日無君”,那只是虛話、套話、場面話!
可吳爭心里清楚,這話不虛,建興朝之所以沒有因朱蓮壁的死崩潰,那是自己這個“強臣”、“權臣”獨攬著朝政。
建興朝從上至下,誰不心里明白如鏡?
吳王殿下既然可以一言自封為監國,那什么時候心情一好,自立為帝不也就一句話的事嘛?
所以,沒有人認為建興朝沒有了皇帝。
自然,應天府朝野,也就沒有了心思過于活泛之人了,就算有,那也得先自量一下,與吳王殿下對擂夠不夠格。
至于永歷朝,那就是筆糊涂帳了。
永歷朝全靠大西軍撐著,之前靠孫可望,如今靠李定國。
永歷朝的文臣,原本是成點氣候的,譬如吳貞毓、李元開、胡士端、蔣圪昌等人,哪個不是名動一方的人物?
就說吳貞毓,他是崇禎十六年進士。
朱由檢自縊后,福王朱由崧在應天府登基,吳貞毓任戶部主事。
弘光帝敗后,吳貞毓投隆武朝,這吏部主事。
隆武帝失敗后,吳貞毓參于擁立桂王朱由榔,也就是永歷朝,吳貞毓升太常卿,之后官職就如同火箭發射了……吏部左侍郎、戶部尚書、東閣大學士(拜相)了。
也難怪,亂世之中,不但軍職升得快,文職也一樣。
吳貞毓畢竟已是“四朝老臣”了嘛,雖然中間兩朝,加起來不到三年。
這樣一群人在,朱由榔當時還有些話語權的。
可孫可望不干啊,他早已對朱由榔挑撥他與李定國的“兄弟關系”心懷不滿,借口朝臣陰謀叛亂,拘捕以吳貞毓為首,如李元開、胡士端、蔣圪昌等十八位永歷文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