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:感謝書友“高高山頂立”投的月票。
朱辰妤在登基三天后,發布了第二道赦免詔令,赦免對象毫無懸念是朱以海。
這就京城千余宗親彈冠相慶之時,第三道詔令,更是讓在京宗室欣喜若狂。
朱辰妤將自己擁有的織造司一半股份,注入了戶部,將另一半,交給了宗人府。
而第三道詔令,那便是惠及天下百姓了,朱辰妤下詔,以戶部出資,大量購入商會股份,不作上限。
這使得應天府已經被打落谷底的商會股價,脈沖般地上漲到了十兩每股。
短短幾天之內,整個江南,百姓為之歡呼雀躍。
而第四道詔令,那就是惠及建興朝所有官員了,朱辰妤以私帑,發放所有官員的欠俸。
一時間之間,人人皆交口贊頌,皆道建興朝出了一個中興明君。
人的記性,往往只有幾分鐘。
沒有再記得朱辰妤才登基數天時間,沒有人再想著去逆“潮流”而動,聲討朱辰妤得位不正,甚至連朱辰妤是個女子之身,都被人忽略了。
不是看不到,而是不想看見。
古怪的是,朱辰妤連續四道詔令,唯獨沒有對軍隊施恩。
只在次日,發布了她第五道詔令,進左營都指揮使廖仲平為驃騎將軍,并予麾下將領各晉一級的恩詔。
但這也僅是左營,對右營及衛國公的建陽衛及禁軍等,皆無恩賞。
幾乎所有人都在奇怪,更有宗室之人,欲“善意”地諫言朱辰妤,以使圣恩遍澤。
然,朱辰妤卻誰也不見,將宗室、大臣們,擋于宮城之外。
……。
“總算是見著殿下容顏了!”莫執念跪伏在吳爭腳下,用最謙恭的姿勢和最謙遜的話,來表達著他對的吳爭的思念,“……老朽有罪,莫家有罪啊!”
看著滿是涕淚的莫執念,吳爭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。
“莫相這是為何?”吳爭說得很客氣,“堂堂戶部尚書、內閣大臣……這禮,孤可不敢受啊!”
理是這么個理,就算吳爭貴為監國吳王,若真按禮儀而言,身為欽使、戶部尚書、內閣大臣的莫執念,是無須如此大禮參拜的。
“請王爺摒退左右!”
吳爭一愣,莫執念這話出乎他的意料。
看了一眼冒襄、馬士英、李颙。
馬士英主動道:“那臣等先行告退。”
這話一出,冒襄、李颙就算想留,也不好意思留了,紛紛拱手而退。
“說吧。”吳爭淡淡道,“莫相輔佐孤經年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……孤給你講話的機會。”
“謝王爺!”莫執念再次拜伏道。
“起來吧。”吳爭語氣平靜,此時的他,仿佛已經釋然莫執念的背叛,不,準確地說,是有種如釋重負的解脫感。
莫執念、莫家對他而言,確實有大功,甚至于大恩。
吳爭一直糾結于“鳥盡弓藏”,甚至是“卸磨殺驢”這樣的字眼。
吳爭不認為自己是個君子,也無意做一個君子,可真要對商會、莫家下手,吳爭心里確實有個坎。
其實,吳爭甚至更希望莫執念背叛自己。
因為這樣,一切糾結,都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