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南民眾深受商會股價風波之害……可有不少江南富戶,卻因觀望而免受其害,要不……王爺向他們籌錢,或許……可為!”
吳爭搖搖頭,但沒說話。
張煌言疑惑道:“雖說可能籌集不到所需數目的銀子……可畢竟是一條可走的路,王爺為何不愿一試……想來,以王爺的威信、聲譽……不至于被他們拒絕!”
吳爭依舊搖頭,“玄著兄……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與這些嗜財如命的奸商籌錢,無疑與虎謀皮……今日拿了他們的銀子,明日,孤得用數倍,甚至數十倍的代價還他們這援手之情……孤不想、不愿!”
張煌言聽懂了,于是,他也沉默了。
吳爭想了一會,突然咬牙道:“就向江南百姓籌銀!”
張煌言驚訝至極,可沒等他開口,吳爭目光堅定地道:“孤手中有一成半商會股份,將它拋售……就算以此時低迷的股價,亦可籌集到此次海戰的糧餉!”
張煌言這下是真急了,“王爺萬萬不可……此時王爺拋售巨量股份,就會將剛剛穩定住的股價,再次打落谷底,甚至于從此一撅不振……由此將引發再一次江南民亂,恐怕較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……民眾也會將對朱以海等人的恨,轉移向王爺……請王爺三思啊!”
吳爭神色依舊堅定,“只要向民眾說清楚道理……這籌集的銀子,是用于抵御外辱的……本王相信,民眾能忍受……終將接受!”
張煌言吃驚地看著吳爭,半晌,他慍怒道,“你可知如此一來……百姓會怎么看你?”
他確實是替吳爭急,急得直呼“你”了。
可吳爭卻不采納張煌方的勸諫,他負手走向窗戶,望著窗外的天空,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……可孔圣人忽略了一點,仗義每多屠狗輩……越是愚昧者,越有一腔熱……因為他們活著唯一可賴以自豪的,就是忠義二字……孤決定了,令漢明半月談自即日起,通篇陳述孤拋售商會份的用意……俠之大者,為國接盤!”
張煌言驚愕得張大了嘴巴,久久無法合攏,他兼著漢明半月談總編撰一職,但他更是按察使,在這個問題上,其實這兩個官職的職能,起了絕對沖突!
做為按察使,張煌言必須力諫吳爭,并阻止吳爭這決定,可做為漢明半月談總編撰,他必須奉命行事!
其實,張煌言的擔憂是確實存在的,在這個節骨眼上,吳爭若拋售巨量的股份,無疑使此時本就低迷的股價雪上加霜……已經傷痕累累的江南百姓,恐怕會有無數人,由此傾家蕩產、家破人亡!
可這么做的結果呢?
就算吳爭打贏了這場大海戰,百姓人心,也會棄吳爭,而轉向皇帝。
所以,只要吳爭這么做了,結果只有一個,從此終結了他的政治生命,當然,吳爭還有北伐軍在手,可北伐軍將士,哪個不是江南子弟?
如果將士家人被吳爭此舉所傷,試問士兵還能真心效忠于吳爭嗎?
但張煌言終究沒有再力諫勸阻,倒不是張煌言也學會迎合上司了,而是張煌言打從吳爭開府之后,就習慣了……盲從!
在張煌言心中,比他還小五六歲的吳爭,就是一個不敗的,神話!
面對這樣的上司,張煌言更愿意去相信,吳爭所有的決定,皆是……正確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