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這次,吳爭重游此地,為得是……妥協!
不,準確地說,是為了江南千萬民眾,向商會有限度地妥協。
“想來,孤已經說得很清楚了,還請諸位共襄盛舉……也算為江東父老,獻一份愛心吧!”
在座近百位江南商人,一個個面露難色。
倒不是他們不想聽從吳王令諭,以吳王之尊,絳尊紓貴,姿態放得這么低,恐怕再拒絕,說不過去了,當然,最主要的是,他們還擔心,若是拒絕,吳王會突然翻臉。
要知道,在這些人眼中,吳王,幾乎是不講理的代名詞。
當年杭州府糧食價一役,吳王以“空手套白狼”之術,一夜滌蕩全城米店糧鋪,盡收囊中,至今回想起來,尚有余悸。
可若答應,萬貫家財,極可能瞬間煙消云散。
商會股價,經過數月的打壓,早已跌落谷底,如今來回拉鋸近一個月,方才稍有起色。
這個時候,吳王一成半的股份若傾囊拋出,可想而知,會是怎樣的一副慘景?
而吳王今日來商會,竟要大股東們傾盡家財,用于接盤,誰肯?誰能肯?誰敢肯?
這些大股東們,哪個手中沒有商會股份?
吳爭拋售,本就極大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,不可勁地反對,已是給足了吳王面子,事實上,在座哪個人心里,沒罵吳爭?
好嘛,這還不算,吳王居然還要他們主動掏腰包來接盤,這不是將家財往河里打水飄嗎?
氣氛變得異常尷尬起來。
吳爭瞧著這些個無良商人,臉色變得難看。
其實,吳爭心里不是沒有底,這次的拋售,目的是為了應對番人艦隊突然發難,在他看來,只要打贏這場仗,一切困難自然就解決了,況且,一戰定百年海防,從此番人就老實了,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,也是值得的。
所以,吳爭才決定拋售手中股份,可吳爭在同樣清楚,張煌言的諫言是對的,百姓,恐怕真承受不起這場風波,這就是吳爭此來的真正目的。
發動這些商人,盡可能地減少股價低落對普通民眾的沖擊。
當然,吳爭也為他們做出了些妥協,譬如,吳爭承諾,五年之內,不收回商會除火器、軍械之外的禁榷貿易特權,如鹽、鐵、茶葉、絲綢等等。
五年吶,這可是一筆天文數字般的利潤。
可惜,我本將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溝渠。
看著吳爭的臉色越來越難看,席本楨、黃宗羲也急了。
他們二人相視一眼,一起起身。
黃宗羲拱手道:“黃某忝為財政司司長,愿拋磚引玉……出資二百萬兩!”
席本楨緊隨其后,“席某愿出資一百五十萬兩。”
有這兩人的引領,稀稀落落地有人站起來。
“陳某愿出十萬兩。”
“李某出八萬兩。”
“五萬兩。”
“王某……一萬兩。”
“五千兩。”
“一千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