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戰之后,除了剛開始第一波出乎敵人意料的突襲,大有建樹之外,在錢翹恭率中軍對敵發起第二輪沖鋒后,戰局就慢慢開始轉為僵持了。
幸好清軍因為被趕出關外,失去了大部分彈藥補給的能力,大都裝備的是騎弓,射程較騎槍少三成左右,這才讓錢翹恭所率騎兵,得以堅持激戰兩天。
可戰損已經超乎了沈致遠的預想,三天戰斗下來,錢翹恭所率中軍,幾乎是被打殘了。
可敵人雖然損失也不小,但敵人畢竟人多,且隨博洛來犯的這支清軍,多是滿漢入旗老兵,雖然許多士兵年紀大了,但戰場經驗和戰技,不可小覷。
沈致遠不是不想令錢翹恭撤回關里來,而實在是撤不下來了。
因為關外交戰雙方太過膠著,哪怕是天黑雙方暫時休兵之后,雙方距離也才不過五六里,一旦錢翹恭回撤,敵騎就會緊隨其后,到時就不是僵持,而是破關了。
沈致遠此時只有兩個選擇,一是坐視錢翹恭所部戰至全軍覆沒,二是他率關內后軍出關增援。
可鑒于戰局不如之前預想,這兩種選擇,都是飲鳩止渴。
如果錢翹恭所部戰至全軍覆沒,那么,山海關的防御兵力根本抵御不了幾日,鐵定撐不到援軍到來。
可如果自己率軍出關,做孤注一擲,那么,一旦戰敗,山海關就無兵可守了。
順天府兵力空虛,朝廷還未將左、右營北調,而原本駐守的北伐軍,早已在返回杭州府的路上。
清軍由此可勢如破竹般地南下,至少可以直抵兗州一線。
沈致遠左右為難,他的臉皮,因戰場上每個士兵的倒下而抽搐。
他的心里,有著一個難以抑止的聲音在呼喊——吳爭,你派援兵了嗎?
身邊祖大弼確實是急了,“侯爺……我家大人怕是撐不住了,末將請命,愿率五……三千騎兵,出關救援我家大人,請侯爺恩準!”
祖大弼的編制是在風雷騎,他不是沈致遠的直隸下屬。
可此時沈致遠與錢翹恭兩軍聯合抵抗來犯之敵,部屬從指揮使一級就被打亂了。
本來,錢翹恭是不需要親自領兵上陣的,應該是象祖大弼這樣的下一級指揮使率部出戰。
但此戰不一樣,編制亂了,需要更高一級的將領越級指揮。
象槍騎這樣成分比較復雜的部隊,如果沒有沈致遠親自坐鎮,那憑祖大弼,確實難以服眾,特別是打這樣一場沒有底限的“突襲”。
祖大弼此時的心態,同樣是復雜的。
他已經意識到了這場戰斗的殘酷和不合預想的結局。
正因為如此,祖大弼必須主動請戰,他可以接受戰敗,但絕不能任由錢翹恭戰死沙場。
他很清楚,錢翹恭是吳王的大舅子,如果錢翹恭戰死,那么他和他的舊部,從此就很難在強將如云的北伐軍中出頭。
祖大弼,明知出城大概率是戰死,也不得不主動請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