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外值守的太監尖聲響起,“長林衛二檔頭宋安,有緊急軍情報議政王殿下!”
吳爭雙目霍地一張,轉身,大步向殿門口走去。
至離殿門二十步處,吳爭止步。
宋安正對著站在殿門口。
“可是妥了?”
“妥了!”
“她……無恙吧?”
“側妃安好!”
吳爭長吁一口氣,轉身,笑了。
如沐春風。
路過莫執念身邊時,吳爭微笑道:“恭喜莫相。”
莫執念不知所謂,忙微微揖身,“敢問王爺……喜從何來?”
問完之后,莫執念突然心中一緊,他明白過來了,這個時候,宋安前來稟報,除了魚市街清兒之事,還能有何事?
而吳爭聞報之后,心情大好,又來賀喜自己,想來,清兒已經被宋安迎回。
這下,莫執念臉色慘變,他意識到,今日恐怕難以善了了。
莫執念向對面武臣隊列中悄悄做了個手勢。
而此時,吳爭已經大步往前走了。
走到百官最前,至殿階處止步,沖朱辰妤微微一笑,朱辰妤心中大定。
吳爭轉身,沉聲道:“本王聽坊間流傳,說當年南都城破之時,黃伯端自樹一面大旗,上書,大明禮部儀制司主事黃伯端不降……之后黃伯端被俘,敵酋多鐸戲弄于他,拍案喝問,你認為弘光帝何種人物,想為他一死?黃伯端回答,皇帝圣明!多鐸又問,那馬士英呢,又怎樣?黃伯端答,馬士英,忠臣也!多鐸再問,馬士英乃大奸臣,何得為忠?黃伯端答,馬士英不降,擁送太后入浙江,當然是忠臣。隨后黃伯端指著已經剃發易服的兵部尚書趙之龍等人說,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!”
“孤想問問諸位……汝等忠乎?”
滿殿靜默,噤若寒蟬。
這便是吳王的威風,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
馬士英熱淚盈眶,此時他想死,想將胸口剌開,噴盡他胸中郁積了八年的惡氣。
他想向吳王磕頭至死,因為吳王兌現了當年在錢塘江上對他的承諾,為他正名,為他留身后名!
夏完淳微笑起來,他突然明白了吳爭為何變卦。
雖然對吳爭擅自改變計劃不滿,但夏完淳更慶幸有友如此。
吳爭的聲音在繼續,“……之前莫相有言,說浙東海域這場戰爭,可以不打……孤深以為然,打什么呢,不用說番人上不了岸,就說番人上岸了,又能咋滴……不用說番人占了我朝陸地,就說占了又咋樣呢……官還是官嘛,哪怕是本王,無非是降一、二階,做個公侯應該不成問題嘛……歌照唱舞照跳,歌舞升平嘛……別笑啊,他們當年不就是這么干的嘛?!”
天曉得,這個時候還會有人笑?
哭都怕來不及呢!
可真的有人在笑,譬如夏完淳,年僅十四歲的他,就敢在南都城破、清軍南下之時,集結當地數千義士抗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