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爭蹩眉,“此亦為不可談之事!”
“你這是強盜所為!”李定國猛地一拍桌案,指著吳爭大聲道,“必須封藩,某可以讓西南、西北半壁江山歸入中央,但某必須為我朝將士、官員前程計!”
吳爭聽李定國說完,“晉王試想,若朕答應,如你所說……西南、西北半壁成為晉王及永歷朝諸臣之藩地,十年、二十年之后,藩地若造反,如何化解?”
李定國微微皺眉道:“有某在一日,就不可能有人敢造反!”
“若晉王不在了呢?”
“你……!”李定國大怒。
確實,吳爭這話太過唐突,這不咒人死嗎?
吳爭卻正視著李定國,“晉王其實知道,朕所說的是極有可能的……朕完全有自信控制東南、東北半壁,但朕的威信尚無法震懾西南、西北半壁,許多民眾甚至不知道有朕、有建興朝廷,試問……若按晉王所諫封藩,朕如何安定天下,又如何避免可以預知的再一次叛亂?”
吳爭的話同樣在理,永歷朝已經經營西南、西北半壁七、八年之久,形如一個既得利益群體,如果真按李定國所言的封藩,那么已經多年當家作主的人,怎么肯自降一階,接受朝廷的管轄,何況,朝廷也不具備管轄權。
因為藩地的管轄權是藩王的。
再則,就算李定國的威信可以震懾永歷朝人,那萬李定國死了呢,誰能繼續壓制這些本就不甘心的人?
再起叛亂,幾乎是肯定的!
二人又四目對視起來。
這次是李定國主動開口,他嘆息道:“某是信你的,但某信的是做為吳王的你,而不是做為皇帝的你!”
這話吳爭能聽懂,帝皇無私情嘛!
吳爭如果只是一個王,那么,他與李定國之間是天然的利益同盟。
而一旦吳爭成為皇帝,那么,二人就成了天然的對手,用后世的話說,就是零和博弈!
吳爭認真地說道,“或許,可以用法律的約定,來掣肘、平衡這些矛盾!”
李定國嗤聲道:“律法?你想改就改……如何約束?!”
“憲法!”
“憲法?何為憲法?”
“法上之法,立法之本!”吳爭思忖道,“具備約束皇帝及世間一切的法律!”
“真有這種法律?”李定國不信,“誰能以此法,約束皇帝?”
“設議會!”吳爭道,“兩京、十三承宣布政使司為基礎,從各府選出議員,大府三人,小府一人,組成議會,有駁回皇帝旨意之權……如此,晉王應該可以放心了吧?”
李定國驚愕地看著吳爭,吶吶道:“那……你就不擔心,這所謂的議會,有一天會廢黜皇帝?”
吳爭驚訝于李定國的政治敏感,于是哈哈一笑,答道:“那就在憲法上加上一條,議會無權廢黜皇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