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天后,按律大朝會。
雖然吳爭還沒有舉行登基大典,但稱帝已成事實。
吳爭在文武百官山呼之后,再次頒旨,冊立錢氏為皇后、李氏為皇貴妃。
這份旨意頓時引發奉天殿內一片竊竊私語聲。
錢氏本就為吳王妃,如今吳王登基,錢氏母儀天下是常理,這沒有什么可說的。
可李氏被冊立為皇貴妃,這就有些“出格”了。
殿中之臣,哪個不知道這李氏是何出身?永歷朝晉王嫡女啊!
而皇貴妃是皇后之外,掌控內宮的存在。
這不僅僅是內宮的事,更關乎宮外,更關乎天下、關乎利益!
這事,連冒襄等閣臣都有些措手不及,他們驚訝地對視、眼神交流著。
而更多的是,許多官員所期待的,成了空歡喜,那就是他們一直希望側妃莫氏被冊立皇妃,但今日,很顯然,莫氏不在冊立詔書之內。
莫執念的叛亂,已是不成秘密的秘密,但,只要不詔告天下,那么,莫執念就算死了,也還是當朝太尉!
很多攸關的官員們,在發現莫辰博依舊活得好好的,不但沒有被治罪,反而升為侍郎,況且,莫氏懷有身孕,更讓他們心中有了底。
他們心中就開始期待著,莫案最后會不了了之,因為只有這樣,他們還能繼續立于朝堂之上。
可現在,他們感受到了后背陣陣涼意,早已是王側妃的莫氏,被晾在一邊,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。
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冒襄、馬士英等閣臣,因為他們都明白,坐在龍椅上那個人,不是他們有資格和實力,可以與之對抗的。
然而,讓人失望的是,冒襄微微低著頭,象是感覺不到身后數百雙眼睛的注視,馬士英更象是睡著了,就差打呼嚕了。
剛剛晉為御史大夫的張煌言,顯然是個敢于出頭的犟驢。
他與一樣是御史大夫的王翊眼神一碰,立即出列奏道:“啟奏陛下,臣以為李氏為永歷朝晉王嫡女……況且,如今晉王正在京城與陛下商議大事……此時冊立李氏為皇貴妃,臣以為欠妥……!”
“張愛卿,能不能等朕說完?”龍椅上的吳爭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張煌言的進諫。
有君臣之禮放著,張煌言再想說,那也得顧忌,只能慢慢退回原處。
所有人都靜默下來,他們感受到了一種異樣。
這不該是一個剛剛登基的君王,應該有的姿態,在他們看來,這個時候,正是新君表現禮賢下士、納諫如流的時候嘛。
吳爭沒有立即說話,而是緩緩左右來回掃視著。
這更讓一些官員心中忐忑。
誰都清楚,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,他們心中有不可言的忐忑……為此,他們有的甚至懷念起遜帝和大長公主來了,懷念起莫執念來了。
可是,他們同樣知道,他們想反也反不了,出頭,那就是死。
這種靜默,是相當壓抑的,比死,都難受!
好在吳爭沒有繼續以這種方式朝廷施壓,他開口了,“朕記得登基時許諾過……除非是天怒人怨者,三年之內,一律不追究、不罷黜……此諾依舊有效!”
這話一出,整殿隱隱響起一片“呼”、“噓”之聲,令人菀爾。
吳爭朝身邊內侍抬手示意,內侍趁勢上前,再度宣旨,拜晉王李定國為大將軍,執掌軍機閣!
此旨詔一出,滿殿嘩然。
李氏被冊立為皇貴妃,錢肅樂已逝,李定國就已是無可爭議的當朝國丈,如今再加以大將軍,執掌軍機閣,如此滔天權勢,已可一手遮天。
就連原軍機閣輔弼夏完淳,也臉色一變,因為,李定國顯然已經動了他的蛋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