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縱試演了一番后,勾陳便又命令何大勇的尸體返回之前其被埋下的地方,重新躺在里面。
接著則又命令他所驅趕起的另外兩具尸體,再次將何大勇用旁邊的尸體給掩埋起來。
像這種有許多尸體堆積的尸坑,其本身便也是絕佳的養尸地。而且這里還不是死尸坑,是有尸源的,基本三天兩頭就會有新的尸體被扔進來。積年累月下來,這處尸坑自然是陰氣、怨氣極重。
此時的何大勇,已被勾陳在體內煉入了十八枚煉尸符。有這些煉尸符在體內,就能自動吸收煉化這處尸坑內的陰氣與怨氣,吸收萬尸之精華,助其祭煉自身。這一步,稱做“養尸”。
僵尸若養得好,便能很快成長起來,進化的更加厲害。而要想養尸,則必須尋一處好的養尸地不可。
最佳的養尸地,是天然形成的絕煞陰地。尋常死人若不小心埋在這種地方,等時日一久,就會自然發生尸變,化生成僵尸。陰煞之氣越重的地方,所養成的僵尸也越加兇惡厲害。
但這種天然的養尸地,可遇不可求,并不是哪里都能找到與遇到的。這座黑風山中可能也有,但勾陳除了能來這后山外,平日并不大得自由,卻也沒法隨意出入地滿山亂跑去找。
何況就算真有,也能找到,他也不太方便把何大勇給帶過去。且離的遠了,緩急之間也來不及趕過來幫他。
還是繼續留在亂葬崗的尸坑內更加合適,這處地方做為養尸地雖然算不得最佳,卻也是個上佳所在。養尸地能天然生成,也能人為布置,只是人為布置的效果,會差上一些而已。像這種尸體常年堆積之地,時日一久,自然就會成為一處養尸地。在這種地方的尸體,若不做進一步處理,有時也極易引起尸變。
不過像這種地方,倒也不是特意布置,只是尸體堆積的多了,被陰氣浸染所自然形成。若論特意人為布置,《邙山術》的煉尸篇中也有不少方法。
但勾陳目前的修為尚淺,既然這座尸坑就已是天然形成了一座上佳的養尸地,他又何必再自己勞心費力去布置。再說他修為有限,就算勉強布置出來,效力肯定也是不如這座尸坑。
所以,還是把何大勇繼續安置在這里最為合適。再且這里距離山寨也并不是太遠,勾陳如有事需要用到自己這具僵尸,也能夠隔遠召喚過來。
以煉尸術煉制成僵尸后,主人對僵尸的操控距離也會大為增強。雖然勾陳在寨子里時,看都看不到這邊,也不可能隔這么遠就做到隔空操縱自如,但僵尸與主人之間已是建立起了某種玄妙的感應,互相之間都能感應到對方的存在。只要不是離得太遠,都能通過這種感應來找到彼此。
所以勾陳如果在寨子里施法召喚,何大勇的尸體收到后,就會順著與主人之間的感應,盡快尋覓找來。這一點也是比趕尸術大為進步的地方,趕尸術可做不到這么遠距離控制,也無法有這種感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