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文華滿意地點了點頭,繼續往臺上走去。
高杰義則是微微側過頭,用余光看了看大門外躲著的汪老魚一行人。
……
郭文華不慌不忙地上了臺,露出些許微笑,沖著眾人微微頷首,笑了兩聲,然后落座,然后他道:“已經許久沒有在這么多同行高人面前說書了,我都還有些緊張了。”
眾人皆是一笑。
郭文華露出回憶之色:“上次這樣說書,還是在很久之前了。那還是在我剛出師的時候,先師為了給我鋪一鋪以后的路,為了讓我跟前輩們多多請教,特意請了許多前輩來指導。”
“那一次,也差不離這么多同行聚在一起聽我說書。那時候,戰戰兢兢,我都差點沒嚇得尿褲子,呵呵……本以為此生再沒有這樣的機會了,沒成想,今兒卻又來了一次,也是機緣巧合吧。”
“上次我是戰戰兢兢,這次是心驚膽戰。上次戰戰兢兢是因為來的全是前輩高人,我一個后生晚輩生怕露怯,所以害怕。這一次,我不懼同行高人,但卻害怕后生晚輩。”
“所謂后生可畏,真乃后生可畏啊,只是這后生還需多多磨礪幾番,方可擔大任。這一次,不當做比試,也不當做輸贏。只當我一個糟老頭子,給后生晚輩說一個老掉牙的故事,勸當費耳朵多聽兩句我這個糟老頭子的絮叨吧。”
臺下眾人沉默了一會兒,皆是扭頭看向高杰義。
高杰義沉默。
郭文華微笑道:“好了,閑言少敘吧,書歸正文。今兒我想說的書膽,那也是個少年英杰,故事發生的年代也不久遠,家里有老人的,可以回去問問,保不齊瞧見過,這故事啊,發生在宋朝。”
臺下微微一笑。
這是評書里面的包袱,評書里面的包袱不會像相聲里面那樣響亮,有哈哈大笑的效果,往往都是會心一笑。因為評書還是更注重劇情,而不是笑料,包袱只做添劑。
其實評書藝術跟相聲藝術里面的技巧是很相似的,相聲藝術其實很年輕,它很會學習,從其他藝術里面學習了不少技巧和內容。
其實相聲是最不保守的,它是一塊能容納萬物的海綿。也正因此,評書門跟相聲門之前的矛盾是很尖銳的,不過現在好多了。
郭文華繼續說道:“在座的都是讀書人,當然知道大宋有位青天大老爺,包拯包公,這人斷案如神嫉惡如仇,實乃一代英豪啊,在他還年輕的時候就展現了這等天資……”
郭文華說的就是《包公案》,也叫《龍圖公案》也叫《三俠五義》,這是評書一門非常經典的評書。也是短打公案書里面,把短打書和公案書結合的最好的一部,里面既有綠林俠客縱橫江湖,也有清官明士斷案如神。
這部書是評書門的老前輩石玉昆所著。
當時是咸豐和道光年間,石玉昆先生在禮王府說書,看看人家這說書先生的檔次,跟其他藝人真不一樣。
當時禮王和福晉特別喜歡他說唱的書,但是聽多了又有點膩,所以就讓他自己創作一部新書。
而后他在王爺書房的時候,正好看見了墻上掛著一幅《耄耋圖》,圖上畫著的是一直貓兒撲向停在菊花上的五色蝴蝶。
后來等他回家,又正好瞧見了,一窩老鼠從墻角竄出。于是他便展開了聯想,把貓兒寫成了南俠御貓展昭。
蝴蝶和菊花寫成了花蝴蝶花沖、白菊花晏飛這兩個惡賊。那五只老鼠就是經典的五鼠形象了,后來石玉昆還在訓鼠藝人的小白鼠身上聯想到了錦毛鼠白玉堂。
而且訓鼠藝人都是用鐵網木籠裝老鼠,所以有了白玉堂欲進沖霄樓卻死在銅網陣中的結局。
還有掛著《耄耋圖》有兩顆蘭花式的大銅釘,他據此聯想寫出了雙俠丁兆蘭、丁兆慧兩個兄弟。
還有北俠歐陽春的原型是王爺府的護衛陽春、顏查散的原型則是王府里面的管事,平時對石玉昆最好,所以石玉昆也把他寫進去了。
你看看,跟會寫書的人打好交道多么重要啊,這玩意兒名傳千古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