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還在討論,你回去別亂說,等通知,也就是最多半個月的事兒。”
這一下,周臻的心里吃了一顆定心丸。
不管有沒有機會搭順風車,最多半個月就會有結果了。
他是知道這個島一定會開發旅游,這就足夠了。
周沫的回鄉之旅一直被推遲,四月準備回來,卻接到了一個有臺詞的劇本,這一下,她開心地找不到北了。
周臻對這個結果也能接受,畢竟她現在回來,自己一點成績都沒有,也臉上無光啊。
這段時間他也沒有白費,順利地跟寂寞的要長草的江浩,成為了好朋友。
江浩是一個什么人呢?重度文青。
這個人對未來沒有規劃,隨波逐流,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對外界的一切,他都有一種抗拒感,也跟原本的馬浩漢一樣,接受不了社會的變化。
師范學校畢業,他被分配到了東極島,這個其他老師待不住的地方,成了他的天堂。
在這個島上,他已經堅守了九年,要是東極島不搬遷,他能堅守一輩子。
對付這樣簡單的人,周臻只用了三天的時間,就讓他感覺周臻雖然跟自己的性格不太一樣,但是兩個人的心靈是契合的。
兩個人能一起待在海邊看海,能一起對著太陽撒尿,能接受他在面包上吐辣椒醬,能跟他一起抱怨社會變化太快,就讓江浩接受了他。
放學了以后,他經常成為了周臻的客人,雖然抱怨周臻的飯難吃,但是每次他吃的比誰都多。
他對胡生也很好,這種好是同情。他能把自己的衣服給胡生穿,自己的食物給胡生吃,但是拒絕胡生走進他的世界。
在他的心里,他的世界永遠只有他一個人就夠了。
也就在這個時候,東極島規劃出臺了。
島上一共七十八戶居民,將近一千打工的人和有些人帶的家庭,都在搬遷范圍之內。
那些人都是附帶,主要還是島上的原住民。
在魔都前往東極島的碼頭附近,將會興建一片新小區,所有的民眾搬遷到那里去住,按照島上的房屋大小,按比例補償住宅和現金。
看到這個通告,周臻突然意識到,原來他們這些釣絲可不是真正的釣絲,而都是拆遷戶啊。
馬浩漢和周沫,兩個人不僅能分配一套一百平的房子,還能補償將近百萬現金。
就連胡生這個半傻子,也是一樣。
島上的民眾搬遷出去以后,這個島除了必要的服務點,將會全部恢復青山綠水建成一個海島公園。
周臻突然想明白了一點,電影一開始,馬浩漢反對開發東極島,為什么島上的民眾都不理他了。
這個馬浩漢一邊拿著拆遷款逍遙快活,一邊反對開發小島,這真是最大的黑色幽默。
島上原住民里面,最難處理的就是胡生,在原劇中他被兩個主角帶著一起出去卻弄丟了。
胡生可是在魔都有房有存款的有錢人啊,兩個混蛋真是作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