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二年,京城到魔都的火車開通,一周對開一列。
從此以后,這列火車就成為了全國最擁擠的火車。
后世的春運在這個時代,根本不能相比。
周臻就親眼看到,在火車的車頂上,竟然也坐上了人。
火車的最高時速也不超過三十公里,然后大小站臺都停,每到一站,停的時間還不短。
每到一地,都可以在站臺上購買當地特色的農副產品和小吃。
上火車的時候,周臻他們就攜帶了大量的零食,車上供應食物和熱水,不過食物全部都是西餐。
各種海鮮,三文魚,龍蝦都是尋常,還有牛排供應。
而同車廂的人每到一地,都是成筐的水果買,然后相互分享食物。
白秀珠在這種場合如魚得水,很快就跟一幫貴婦熟稔了起來,除了睡覺,就是跟她們閑聊。
小憐一直很乖巧地守在周臻的身邊,不去搶白秀珠的風頭。
蔣媽看到這和諧的一幕,雖然旅途有些難受,但是臉上一直掛著和藹的笑容。
她是金太太從小的保姆,比金太太大了十歲,一輩子未婚,今年已經六十了。
金家的兄弟姐妹,她都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。
這次周臻前往魔都定居,她跟著一起,幫著周臻安頓新居。
金家原本就是江南人,蔣媽也是江南人,這次來了魔都,就沒有想過回京城了。
四天四夜的火車,并不是那么容易熬的,哪怕是一級車廂,時間長了,腿部也會出現浮腫。
蔣媽剛過天津,腿就腫脹了起來,開始她還忍著不說,后來忍不住了才說。
周臻將她當長輩看,毫不嫌棄地幫她按摩,引得車廂內的同行旅人贊嘆不已。
蔣媽也是感動的熱淚盈眶,對周臻這個她最偏愛的小七,更是親近到骨子里。
這只是一個小插曲,白秀珠除了跟一幫貴婦閑聊,最喜歡做的就是跟周臻膩歪,在其他女人面前顯擺她跟周臻的親近。
雖然不能暢意,但是也確實讓周臻享受到了倚紅偎翠的快活。
21年的華夏真的很落后,到處都是破破爛爛,即便是城市,也顯得殘破。
而且,因為國家還沒有完全穩定,這個時代的醫療非常落后,各種疾病肆虐。
在秀麗的自然美景的下面,隱藏著各種病毒和寄生蟲。
即便是有美麗的自然風景,也沒有多少人敢到處旅游。
旅途第三天的下午,火車抵達了浦口,所有人要在這里下車,乘坐輪渡進金陵,然后換乘火車。
因為時間已經不早,眾人將會在金陵住一晚,第二天一早前往魔都。
周臻很想見識一下這個時代的秦淮河,可惜的是天不湊巧,他們過江的時候就下了大雨。
這個時代的金陵火車站位于長江南岸的下關,毗鄰長江,距離市區還有一段距離。
猶豫了一番,他們在火車站旁邊的旅館住了下來,不想再折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