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這一點,生物研究所的大拿們一個個非常驚訝。
因為他們完全不能理解,一個人只是靠自學,為什么就能達到如此的境地。
越是學術高深的人,也越是能知道,周臻走的有多遠。
比如簡單的細胞壁,細胞質分離,烘干,培養技術,目前地球的科技也只能在實驗室進行研究。
溫特就是靠這個技術,被譽為人造生命第一人。
他現在站在地球這方面科技的頂端,國內的研究人員還在跟在后面學,中間的難關都沒有跨過去。
周臻幫他們解決了這中間的難關,表現出來的能力已經超過了他們。
所以他們都認為周臻沒有必要去上大學,因為大學里面教授的比這些要淺顯的多了。
一個擁有大學水平的研究者,還有必要去上幼兒園,去認識拼音嗎?
周臻卻表示,他會參加高考,但肯定不會進入大學。
參加高考,只是為了讓世人知道他除了智商高,還能加以應用,至于上大學,他當然不會。
生物研究所也邀請了他加入,但是被周臻拒絕。
當著一眾大拿,他表示他們生物研究所研究的只是小學水平的課題,他來這里不會有任何促進,還會被他們拖后腿。
這番話說的一點都不客氣,也讓在場的人氣憤不已。
周臻現在有錢,有設備,研究成果都是自己的,何苦要來跟他們爭取一年幾百萬的經費呢?
這種交際是非常讓人煩心的,不過也有值得高興的事情,那就是四月二十八日,超過了預產期兩天,王越珺順利地生下來了一個女兒。
這不是周臻的第一個孩子,卻是他在現實世界的第一個孩子。
他以為他不會很感動,在幫孩子剪斷了臍帶之后,看著這個皺巴巴的孩子,也的確很平靜。
可是在醫院伺候了三天,看著這個皺巴巴的孩子一點點地舒展,幫她換尿布,哄她入睡,周臻的心卻越來越軟。
王越珺的身體好,孩子生了之后,第二天就開始了恢復。
三天以后,她的身體就幾乎完全恢復,讓幾個醫生都認為不合理。
所以,她們母女立即出院了,到了八大關的老丈人家住。
剛回到家,還沒有抱夠越來越可愛的女兒,就被生物研究所叫到京城來折騰了好幾天,周臻心里當然有火氣了。
說了這樣的話,即使對周臻再欣賞,也不可能強留周臻在這里。
何況,周臻這次準備投資超過二十個億建設實驗室,還要建設幾家精密儀器工廠,他們也的確比不上周臻自有的條件。
回到綠島之后,他家附近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。
這個研究所的地面建筑不會很多,只有三棟樓,其他地方都是綠化。
三棟樓有一棟最大的,也在最邊緣,是一棟三層回形建筑。
建筑的窗子都非常小,不超過二十厘米寬,一個人都穿不過來。
但是每間屋子都能保持七個以上采光口以上,保證房間的光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