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這次飛行,沒有太多的輔助人員,只有阿耶莎帶了四個侍女,還都是能力強大的侍女。
至于周臻貼心的芬妮,被留在了神廟。
雖然沒有太多的侍候人員,但是飛船內部已經實行了全面自動化控制。
想吃什么食物,喝什么飲料,都有專業的機器人制作。
飛船的飛行被設定了各個躍遷點的坐標,然后由周臻“設計”的紅后控制。
在飛行途中,周臻依舊可以當甩手大爺。
利用光速飛向了距離索維林星大約五千萬公里的一個奇點坐標,進入了星際通道,他們這次的星際飛行才正式開始。
躍遷就是穿越宇宙兩點之間的空間折疊重合奇點,在穿越奇點的時候,飛船和飛船里面的人都會遭受強大的壓力。
但是,飛船里的每個人都是強大的戰士,每個人都能輕松應對這種壓力。
連續飛躍了十六個躍遷點之后,飛船距離索維林星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光年了。
飛船的主臥室里,周臻跟阿耶莎兩個人一直待在舷窗下的大床上,欣賞著宇宙的美景。
不到宇宙深處,根本無法理解宇宙的壯觀。
黑洞,死星,星云,隕石帶,有數十顆衛星的行星,面積達到十光年大小的氣體云柱。
不過,即便是身處宇宙中,所有的星體距離依舊是那么遙遠。
他們的飛船,就猶如是一粒塵埃。
宇宙中的大部分星系都不適宜居住,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體少之又少。
一眼望去,數百萬星體,這里面連一個宜居的星體都沒有。
無數的人類先行者們在宇宙中孤獨地穿梭,為了尋找資源星,宜居星,他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。
任何時候,都不會缺乏這樣愿意付出自己生命的理想主義者。
也是因為有了他們,人類的腳步才能越走越遠。
飛船內的電子儀器突然全部關閉,就連機器人們也都進入了關機狀態。
飛船的引擎也關閉了,不過在宇宙的真空狀態下,飛船依舊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快速飛行,然后逐漸衰減。
兩個人都沒有意外,因為這個現象,在出發之前,周臻就已經有所了解。
在第十六躍遷口與十七躍遷口之間的虛空不到十億公里處,有一顆脈沖星。
脈沖星是快速自轉,并且會發射電脈沖的中子星。
而中子星是宇宙中除了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星體,一般是恒星演化到末期,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后,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。
它的質量還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,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,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。
一般中子星的直徑不會超過二十公里,而它卻是由一顆恒星縮減成的。
可以想象,當太陽的全部重量壓縮到十公里,會是一個什么概念。
指尖大小的一塊星體,質量就有可能超過一億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