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么就是泥灰放少了,磚塊不均衡,要么就是忘記看吊線,碼了幾層就發現有些歪斜。
不過王偉一整天都待在這里,一旦發現了問題,就立刻指出。
隨著一次次的改進和校正,族人碼磚的速度也越來越快,手中的泥抹子用得也越發的熟練,磚塊碼放的也是越來越整齊了。
有了這些半吊子瓦匠的幫忙,第三天的時候,陶窯的三面墻壁都已經碼好,剩下的,就是封頂的事情了。
陶窯的頂部是拱形的。
這樣的頂部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會坍塌,只要碼好了,上面壓的東西越多,它就會越緊。
但缺陷也是很明顯的,跨度三四米的拱形頂,在沒有速干水泥的情況下,想要碼好,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術和許多人的配合才行。
更難的是,這個拱形窯頂上面需要開出來四個孔洞,用來燒窯的時候填料用。
所以,除了王偉外,其余人沒有一個有這種技術的。
足足用了一天的時間,王偉才將拱形頂碼好了五分之一,想要徹底將陶窯建好,至少還需要五六天的時間。
這個時間其余的人也沒有閑著。
他們開始在陶窯的附近搭建木棚,用來儲存木炭和將來的陶胚。
除了三個給王偉幫忙打下手的人,剩下的都去做這件事了。
第五天的早上,王偉并沒有去陶廠,而是為鱷魚他們送行。
前三天的訓練,讓他們知道了該如何控船,怎么才能讓巖鹽一號在水里面前進調頭,還有如何逆流而上。
至于昨天,他們則是駕駛著巖鹽一號,船艙里面裝滿了用來配重的石頭,駛入了大河。
在最開始進入大河的時候,因為水流方向的不同外加船只太過沉重,導致巖鹽一號的瞬間失控,船頭被沖的傾斜,船尾朝后順著水流朝下飄去。
好在鱷魚指揮得當,眾人齊心協力,在飄了百來米后,將船只調整了過來,朝著對岸駛去。
來回兩趟之后,鱷魚他們已經有了簡單的心得,逐漸掌握了大河的水流了。
隨后,在大河中間,一半人開始卸貨,將船艙里面的石頭都扔入河中,另一半人繼續控船。
等到船艙除了必要的壓艙石外,都被清空后,他們又操控著空船駛入了小河,接著又從小河里面駛出。
一整天的時間,他們幾乎模擬了行船過程中的種種情況,都做到心里有譜后,才將空船開了回來,裝上了各種武器,食物等生活用品,還有一些方便運輸的竹筐,能夠采集巖鹽的工具。
晚上,王偉給他們準備了最為豐盛的晚餐,炸得酥脆的大白蟲蘸著蜂蜜讓他們吃了個飽。
這種奢侈的行為饞的不少人直流口水。
但卻沒有人嫉妒,因為都知道,這是他們應得的獎勵。
就他們這船人,需要出去至少十天的時間。
要負責開船渡過大河,去鹽礦那邊開采巖鹽,然后將其運回到船上。
在這過程中,碰到任何一個意外,他們都有可能有去無回。
在鹽礦那邊碰到獸群,或是碰見惡劣的天氣,再或者巖鹽一號發生意外,停留在石灣那邊的時候韁繩被野獸咬斷,船飄走了。
要么就是船被野獸破壞了,沉了。
再極端一點,今年的夏汛提前到來,大河漲潮,淹沒了石灣,船被沖走等情況。
一旦發生一件,那后果就是非常嚴重的。
輕則他們短期之內,至少在王族第二艘能夠防衛鱷魚的船沒有建好之前無法回來。
重則是全軍覆沒船毀人亡的下場。
所以,哪怕他們奢侈的用油炸大白蟲蘸著蜂蜜當晚飯,也沒有人多說一句話。
畢竟,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,去取部落所需要的鹽。
在他們臨走之前,王偉再次確認了一遍他們所攜帶的物資。
武器,食物,工具,用獸皮縫制的,能夠防雨的簡易帳篷,取火的火石,備用的木炭,火把,能夠療傷的藥草和兩只用來預警的狼狗,以及若干可能用得上的東西。
再三思索,甚至連擦屁股的茅草都確定給他們帶上了,實在是想不出來還需要什么東西后,王偉揮手給他們送別。
“此去,各位肩負著重大的使命,咱們部落今后的用鹽,就需要拜托你們了,我在這里無法和你們同去,只能預祝你們一路順風順水,能夠安然無恙的回來了!等到你們回來的時候,就是我為各位慶功的時候!”王偉大聲的說道。
鱷魚他們什么都沒有說,只是輕輕的劃動船槳,沖王偉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,然后轉過頭,目光堅定的上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