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來,等到采集隊的人收獲不多后,整個采集隊都過來幫忙了。
最開始那一百五十人整整干了十天,后來,采集隊的三百多人又干了五天,算下來足足花費了三千多個工。
長葉草是現成的,樹膠也是早就準備好了的。
可以說,若是只有一個人編織這張巨網的話,需要足足八年的時間。
這個時代的人,還從未用網捕過魚,所以對于這種漁網能不能抓到魚都是懷著不確定看法的。
只是,再怎么不確定,他們也被王偉的瘋狂想法給嚇到了。
一千五百米長的漁網,需要六百人抬,要兩艘船才能放得下,盤起來后,足足有三四米的高度。
四條和漁網主繩連起來的牽引繩,用了八匹雄鹿駝在最前方的。
抬漁網的時候,每隔兩米五就有一個人,走在前面的人,回過頭來看不到隊伍的結尾在哪。
跟在后面的人,只能看到前面一排不知道多少數量的腦殼,這種震撼的心情,不在當場是無法理解的。
其實這也是很無奈的一件事。
長葉草編織的漁網,雖然堅韌程度完全達標,但是重量卻無法和合成材料相比。
王偉當年去查干湖旅游,見證冬捕的時候,兩千多米的漁網,只需要幾頭騾子,不超過三十個人就能放下去。
一網下來,足足能夠撈起來三十多萬斤魚。
當然了,他們那種冬捕的漁網和王偉的這種完全不同。
他們的那種是在冰上開個小孔,把網放進去。
然后靠著水的浮力和地球的重力,讓漁網在水中自動鋪散開來。
等到收網的時候,在冰面上拉動牽引繩,漁網的邊角開始收攏,就像是包餃子一樣,把網兜上面的魚一下子都包進去。
不過王偉的這個漁網不同。
現在不是冬季,大河也沒有結冰,因為水在不斷流動的原因,漁網哪怕撒下去了,也會被沖走。
所以,王偉的漁網是從對岸下網,靠著球果的浮力和漁網下方的配重,讓漁網呈直立形狀‘站在’水中。
隨后收攏牽引繩,把引誘而來的魚群慢慢的擠到一起來。
等到魚群發現不對的時候,漁網的邊角已經上了岸,它們想跑也跑不掉了。
和查干湖冬捕一樣,都是用網將魚群包餃子。
只不過,查干湖的那種是從下而上的包餃子,而王偉的這個,則是從外到內的包餃子。
岸邊無比的嘈雜,因為魚群大量聚集的原因,天空中,開始有巨型翼龍以及各種捕魚為生的猛禽。
幾十堆煙火在王偉的命令下燃燒了起來。
今天無風,煙柱扶搖直上,天空中的猛禽翼龍很快就被熏散了。
昨天已經準備好的船只今早直接出發。
兩艘船并排而行,速度保持一致,畢竟它們的中間,還有著一段漁網連接在一起。
船只駛過的水面,都如同油鍋一樣炸開了。
下面被魚餌誘來的魚群受驚后亂竄。
岸邊的人甚至看到有不少魚直接跳到了吃水線壓得極深的船上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