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種植,需要將種子埋入土中多深,啥叫打底肥,隔多遠播種一次,土地的濕度如何,什么時候澆水,怎樣除草,暴雨的時候怎么排水等等等等。
按照王偉的估計,一百五十萬斤的種子,能夠播種六萬畝左右的土地,一畝地二十多斤的種子。
如此龐大的面積,僅靠著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,一天下來都走不完一圈。
所以這些人是必不可少的。
他們和底層的人熟,人數又多,一百多人分散下去,每個人只需要管六百多畝的地就行了。
他們不需要多么強壯,只需要將自己教給他們,示范給他們看的耕種方式教給下一層的族人就行了。
粗獷式耕種和精耕細作最大的區別就是上手容易,一個人只用教幾十個人,實在是太簡單不過的事情了。
但粗獷式耕種最大的缺點就是收成不穩定。
和精耕細作比起來,能夠有個六成的收獲就算不錯的了。
但第一年種植,王偉不敢要求太高。
而且他的心里面總是有個擔憂,那就是辛苦的忙碌一年后,大部分基因突變的麥子都會恢復正常,大量出現爆殼的現象。
若真是如此,那明年的日子就不好過了。
就在王偉講課的時候,一人突然舉手提問。
“偉,你說再過一個月就必須得播種了,但是咱們開墾的土地只有兩萬畝,剩下四萬畝一個月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開得出來啊!”
能夠參加全民大會的,都是會算數的,這個問題一提出來,眾人頓時議論開來了。
王偉用教棍敲了敲木板道:“這件事,我已經有了計較,你們不用擔心,現在你們應該學的,就是如何耕種!現在我們繼續說授粉的問題!”
小小的白板被王偉敲得震天響,一個簡簡單單的授粉已經講了一天了,居然還有人聽不懂,他真的有些懷疑,這些人是從王傻他們豬圈偷偷摸摸鉆出來的。
在王偉聲嘶力竭給眾人上課的時候。
距離他有七八里的距離,一些人正在汗如雨下的掘著地。
這片地被燒過,上面原本是一片灌木叢的,不過現在已經化為了一片焦土。
走在前面的人需要用骨耜將土地翻開,后面跟著的人則需要用木棒將那些成塊的泥土敲碎,挑出里面留下來的灌木根莖扔在一起留著燒毀。
炎熱的天氣下,草帽成了他們的統一標配。
盡管如此,這些人還會被太陽烤的渾身發紅。
但這并不是最難忍的,最難忍的是旁邊預留出來的道路上,用灌木根燒的開水涼的太慢。
王偉又不準他們喝生水,可以說,每個人的嗓子從太陽升起來,帶來的涼白開喝完后,嗓子就一直處于冒煙狀態的。
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下,他們這組四十人流汗的速度太快了。
燒水倒是不難,但是將開水涼到能夠入口的地步就太耗費時間了。
不過讓這些人感覺到神奇的是。
哪怕天氣如此炎熱,哪怕有人因為中暑而暈倒在了地上。
但卻沒有任何人像以前一樣,只要流汗流多了,哪怕沒有中暑,也會發生頭暈目眩渾身無力的狀態。
這種情況,他們是來到王族之后才開始的。
記得以前在自己的部落,夏天也是一個能夠經常奪去人性命的季節。
那個時候,他們只要干活干得重一些,流汗多一些,很容易就會暈厥的。
倒是有聰明的人發現,汗水是咸的,他們若是流汗流多了,那段時間也會變得格外喜歡吃鹽。
干著活,一人突然將手中的骨耜扔到了地上,一屁股坐了下去。
身邊的幾人都好奇的朝他看了過來。
“這地什么時候才能開完啊,我每天都去上夜課,偉說要在一個月內開出四萬畝地,就咱們這點人,一個月最多開出來四五千畝的土地!”扔了骨耜的人有些頹然的說道。
旁邊的看了他一眼,撿起了骨耜遞給他道:“咱們是來干活掙陶幣的,你沒事去學那些算數沒問題,但算這些沒用的東西干什么,只要王族給陶幣不就行嗎!”
那人接過骨耜道:“算了,偉都沒有操心,我操心個什么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