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個部落抽調青壯的人數也統計出來了。
當這些部落的族人知道王偉抽調青壯要去修建一條二十里長的關隘,把草原人攔在外面的時候,一個個都覺得王偉瘋了,亦或是太過膨脹了。
人的力量,在自然面前是無比渺小的。
陽湖到山脈之間的距離,根本一眼都看不到盡頭。
想要在這樣的地方,筑起一道墻,而且是他們只聽說,但從未見過的,比石頭還硬的磚墻,沒人覺得這個想法能夠實現。
不過,聽到王偉給他們諸部的好處之后,原本對修關隘非常抗拒的族人,一個個笑逐顏開的表示愿意接受。
修建成了,能夠將草原人擋在外面,從此大家沒有了后顧之憂。
修建失敗,他們能夠從王族得到補償。
只要自己也能學會如何燒陶,怎么煉銅,以后也不必處處受制于王族了。
甚至有的部落巴不得王偉修建關隘失敗。
這樣他們才能學到燒陶煉銅等技術。
半個月后,一個個部落抽調出來的青壯開始踏上王族的帆船。
他們此行并不經過王族,而是直接被送到陽湖。
在陽湖那邊,距離水源較近,湖泊較大,方便撒網捕魚,水草豐茂。
所以茅屋就修建在陽湖附近。
而王族的耕種,也逐漸到了尾聲。
接下來的事情,已經不需要王偉在這里盯著了。
農忙季節過去后,王族將會進入一個平緩期。
主要精力,將會被放在儲存過冬的食物上。
而食物的獲取,自然離不開大河。
接下來,王族每隔半個月,將會在大河中大捕一次。
捕魚所缺的人手,以及事后處理魚肉的人手,剛好被那些從農忙中閑下來的工人所接替。
大河雖然寬闊,但在同一個地方捕魚肯定是行不通的。
哪怕魚群再怎么密集,一段河道也不可能擋得住千米長網輪番捕撈。
所以,每次捕魚的地點,都將不同。
造完了水車,王族培養的那些木匠已經開始建造新的帆船了。
有了前幾次的經驗,外加用在木工上的青銅工具不斷革新,帆船的建造速度將會比以前提升很多。
在下游布網抓到的魚,將會運到王族來進行處理。
王偉計算過,在魚群沒有衰竭的情況下,哪怕每次都爆網,也只需要五艘帆船就能忙得過來。
捕到的魚除了一部分腌制后儲存起來當做備用糧食外,剩下的則是曬干后送到陽湖,當做前期的糧食儲備。
王偉預計,自己在陽湖扎住跟腳,能夠自給自足至少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。
而這兩個月中,食物的供給就都需要部落的支撐了。
而王族,也開始往外運人了。
一個個的王族人被帆船送到別的部落。
她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女人,但也有不少像王虎這樣半大的孩子。
她們將會帶著從王偉身上學到的東西,去各個部落進行教學。
留在部落的,除了負責保護老嫗等人的少量軍士外,就只剩下哺乳期的女人和一些尚未開竅或者還在襁褓中的孩子了。
而王偉,這次去陽湖,需要帶上族中大部分的軍士一同離去。
至于王族,可以說除了那一排排的糧倉,一間間的房子,以及還未建立起來的學堂等地標性建筑外,就剩下老嫗她們了。
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,都是來自大河諸部的打工者們。
好在來到王族這半年的時間,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這里的生活,平時需要干什么,不能干什么他們自己就知道。
老嫗留在部落,只需要按照王偉的交代,統籌管理就行了。
而陽湖距離王族并不遠,現在又有了馬匹,這個距離就更近了。
每個月,王偉都將會回來一兩趟,查漏補缺,處理族中的事物。